1969年,毛主席参加中共九大,走进会场环顾一周:海东同志在吗?

四海视野 20小时前 阅读数 15 #历史

毛主席对徐海东有过这样的评价:

对中国革命贡献巨大的人,堪称工人阶级的领军人物。

很明显,毛主席对徐海东那是赞不绝口。但有些人呢,老觉得徐海东因为病休了挺长时间,就对他评价不高,这其实真是个大误会。

今天咱们说说徐海东的事儿……

【徐海东的外号“徐老虎”是如何来的?】

1900年那会儿,徐海东在湖北黄陂的一个烧窑的家庭里呱呱坠地。按常理说,他可能会顺着家里的老路子,平平淡淡地当个窑工,过安稳日子。

不过,徐海东心里那股子正义感和对革命的执着劲儿,最终让他走上了“反其道而行之”的路,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那会儿,徐海东碰上个好机会,就进了国民革命军,做了第四军三十四团的排长。他还投身到了那场大名鼎鼎的北伐战争里头。

1927年的时候,蒋介石搞了个四一二大行动,对共产党员下了狠手,杀了不少人。就是这事儿,让徐海东心里有了盘算,他决定不再跟着国民革命军干了,而是回老家,一头扎进黄麻起义里,带着乡亲们一块儿闹革命。

打过仗的徐海东,很快就被乡亲们选为了农民自卫军的头儿。组织上只给了他一支枪,其他的民兵都没武器。但徐海东没泄气,他让大家拿着大刀,有的甚至还拿着菜刀,就这么跟敌人干上了。

有天早上,徐海东收到了消息,说夏店那边有座庙,庙里头藏了敌人一个团,而且他们还都带着真枪实弹呢。

徐海东乐坏了,心想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直接给他送来了武器嘛!

接着,徐海东领着一群民兵直奔那座寺庙,他们设好埋伏后,敌人根本挡不住。徐海东他们顺利地把一个团的敌人全给抓了,还把他们的武器都给收了。

得说一下,这可是徐海东带着农民自卫军干的头一遭大事儿!

后来,徐海东领着农民自卫队经历了好几番波折,碰到了不少棘手事儿。不过还好,徐海东带着队伍跟鄂东工农革命军的第七军碰头了,这样一来,革命的力量总算是又重新凝聚起来了。

后来,徐海东带着队伍玩起了游击战,敌人一来,他们就藏,敌人一走,他们就赶,时不时还给敌人来个突然袭击,搞得敌人头疼不已。

打仗的时候,徐海东爱拿山当掩护,他老是白天躲着,晚上才出来活动,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这种打法,简直就像山里的老虎,也是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找吃的,悄无声息就把猎物给逮了。

所以,大家就给徐海东起了个外号叫“徐老虎”,意思是说他打仗厉害,脾气也吓人。

1931年那会儿,徐海东带着的队伍被正式整编成了红四军下面的十三师三十八团,他自己呢,就当上了这个团的团长。

1932年那会儿,徐海东又当上了红四方面军里头独立四师的师长。

那段时间,徐海东带着队伍打了好几仗,在大别山一带迅速壮大了队伍。他们跟敌人硬碰硬干了好几场大战,抓了好几千敌人,还打死了不少。

就连平时谁都不服的陈赓,这次也真心实意地表扬了徐海东:

“你们团队表现真的太出色了!”

由于频繁参战,战斗十分辛苦,徐海东累到曾经吐血。不过吐完血后,徐海东的身体并无大碍。

不过,说不定这时候徐海东的病情已经开始敲响警钟了!

【徐海东率领红25军独自长征】

1934年那会儿,了不起的长征大行动拉开了序幕。

中央下了命令,让程子华来当红25军的头儿,也就是军长,徐海东呢,就做了副军长。他们俩带着红25军,作为红军的先锋部队,打头阵开始长征。

队伍从湖北东部启程,一路上碰上的艰难险阻自不用说,最关键的是,红25军几乎就像是个少年军团,全是些年轻人,或者是红军战士的后代,战斗力相对较差。

所以,部队走到庚家河那儿时,徐海东碰到了敌人超猛的攻打。为了赶紧拿下东山拗口,占个防守方便、进攻难搞的地盘,徐海东自己带头,一遍遍领着战士们跟敌人干架,从天亮一直打到天黑。

这次仗,咱们部队打赢了。干掉了敌人三百多人,不过咱们这边也折了两百来号兄弟。

特别是徐海东,在那场战斗中受了很严重的伤,脸被子弹打中了,整整昏迷了四天四夜才慢慢恢复意识。就在这时,徐海东碰到了他的爱人周东屏。周东屏是个护士,她非常细心地照料徐海东,这才让徐海东捡回了一条命。

不久后,徐海东养好了伤,红25军再次踏上征途。

红25军历经艰险,成功抵达陕南地区。在徐海东的指挥下,他们开始打游击,建起了革命的大本营,还号召了不少老百姓一起投身革命。

1935年的时候,蒋介石下了命令,让杨虎城带着他的部队去对付红25军,打算把他们消灭掉。

徐海东心里有数,跟杨虎城硬碰硬那是自不量力。红25军就那么几千号人,杨虎城那边的人数可比他们多多了。说白了,红25军现在是命悬一线啊。

徐海东,硬是让自己把心沉了下来。

没多久,徐海东就想出了打仗的办法,他决定用“先磨后击”的策略。等东北军来进攻时,咱们就先打他们一部分,然后撤退,拉着敌人在移动中战斗,找机会再消灭他们一些人马。

没错,敌人真的中计了。

杨虎城手下的唐嗣桐,满脑子都是想立大功。他瞅见徐海东逃跑时那慌张样,就觉得红军已经没辙了,于是火急火燎地带了一个旅的兵力,打算把徐海东给围住。可没想到,徐海东突然来了个大反扑,敌人一下子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唐嗣桐自己也被逮了个正着。

唐嗣桐被抓的消息,让杨虎城大吃一惊,东北军上下也都感到十分震惊。

后来,为了让中央红军能够更快更顺利地往北走,徐海东带着队伍往西边进发,他们一路上清理各种阻碍,确保中央红军一路畅通无阻。

最后,大军汇合到了一起,长征宣告圆满落幕。

据统计啊,虽说不是百分百准确,但中央红军那三大块儿部队,都吃了不小的亏。有的部队少了几千号人,多的直接没了几万。可在这当中,红25军的表现那是真叫一个抢眼。

红25军不仅顺利完成了作为先头部队率先踏上长征路的艰巨任务,还积极协助中央红军一路北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最关键的是,红25军的人数非但没有因为长途跋涉而减少,反而还壮大了队伍,新加入了1000多名战士。

所以,后来毛主席对徐海东是赞不绝口,还特地说了那么一句话:

徐海东在中国革命中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很明显,徐海东在长征期间的工作和战斗,那真的是非常重要,意义非凡!

【徐海东省吃俭用执意借给毛主席5000元】

1935年11月份,根据上面的安排,徐海东接手了红军第一方面军第15军团的军团长工作。

甘陕这地界儿环境条件真的挺差,再加上当地那些有钱有势的恶霸地主,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红15军团吧,好歹也算是在陕北这块土地上长起来的队伍,还能勉强撑下去。但中央红军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初来乍到,对这儿一点儿也不熟,老百姓也不支持他们,这形势可真是有点严峻。

所以,后面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这天,徐海东忙着在外面带15军团搞训练,一直到天黑,他才结束训练。跟战士们简单交代了几句后,徐海东就回到了司令部。

还没到司令部门口,就见值班参谋急匆匆地窜了出来,跟徐海东撞了个正着。徐海东眼疾手快,一把稳住了参谋,急着问他是咋回事,跑这么快。

参谋稳了稳心神,跟徐海东说,他其实就是来找徐海东的。中央红军那边来了个大领导,点名要见徐海东,现在正在窑洞里候着呢。

徐海东应了声,便和参谋往窑洞走去。路上,他心里直犯嘀咕,这回是哪位中央的大领导要见他呢。

一进窑洞,徐海东就乐了,他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是中央红军管后勤的杨至成部长。他赶紧快步上前,跟杨部长握了握手,接着转头吩咐参谋,赶紧给杨部长上茶。

聊了几句家常后,杨至成脸上显露出为难的表情,好像不太好意思说出今天到访的真正原因。

徐海东一贯是个直性子,他让杨至成有啥说啥,别拐弯抹角。

杨至成心里犯嘀咕,不过还是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条,用双手交给了徐海东。徐海东接过纸条,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借条”两个字。纸条是毛主席写的,意思是想跟徐海东的红15军团借2500块钱。

徐海东感觉挺纳闷,正打算张嘴问呢,杨至成就有点尴尬地说明了情况。他说他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可中央红军眼下是真碰到难题了,不然也不会开口跟部队借钱。

徐海东应了一声,心里清楚,要不是毛主席碰到了棘手事儿,他绝不会让部队为难的。

然后,徐海东说他会琢磨琢磨怎么解决,就把杨至成给打发走了。

客人离开后,徐海东心里挺不是滋味。想想毛主席得顶着多大的重担,才会开口向他借钱,这份情,徐海东觉得自己是非帮不可了。

接着,徐海东顶着刺骨的冷风,来到了部队管钱物的地方。巧的是,那儿的窑洞里头灯还亮堂堂的,他也就直接推门迈步进去了。

经理部的人瞧见首长到了,赶紧站起来想迎上去倒茶,徐海东摆手阻止了这些客套,直接就问:

“咱们现在还有多少存款?”

徐海东从来对钱不感冒,部队里具体有多少银子,他压根儿不关心,也不清楚。

经理部的人回应说:

还剩下七千多块呢。

徐海东乐坏了,心想部队该不会没钱了吧,结果一瞧,部队里竟然还藏着这么多钱。嘿,这下能赶紧拿去帮帮中央红军了!可工作人员却跟他说,部队也得买药买衣裳呢,这7000大洋看上去挺厚实,其实用起来根本就不经花。

徐海东琢磨了一会儿,说以后他决定一天就吃两顿饭了,也不再去做那些厚衣服了,要把省下来的钱和物资都给中央红军用。紧接着,他拿出了5000块钱,这可比毛主席之前借的还多一倍呢。然后,徐海东就亲自把这5000块钱送到了中央红军那里。

杨至成瞅见那笔钱,眼眶立马就湿了,他一个劲儿地感激徐海东的援手。

到后来,毛主席在老年时期,每次聊到这个事情,都会赞叹徐海东给予的帮助:

那会儿,真是多亏了那五千块钱!

【徐海东带着氧气袋参加中共九大】

到了1940年,徐海东的身体状况突然变得很差。

起初,徐海东只是感觉浑身没劲,打仗时得靠担架抬着。后来,他开始吐血,紧接着,一连几天几夜都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加上心里的忧虑,让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越来越糟糕。

1941年的时候,毛主席知道徐海东身体情况很差,他就自己动手写了封电报,发过去安慰他。

专心养身体,啥大事儿也别操心。

虽然只有简短的八个字,但却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徐海东的关怀与照料。徐海东也因此卸下了心里的重担,开始专心养病,盼着身体早点恢复,好继续为党和人民效力。

真没想到,打那以后,徐海东的身体就再也没能恢复过来,一直就这么病着休息了。

一年、两年,徐海东心里还存着念想,觉得自己的身子骨能慢慢调养回来。但五年、六年一晃而过,徐海东心里头愈发焦躁,他的身体究竟能不能痊愈,还得多久才能恢复好去干活呢?

医生们被徐海东问得哑口无言,要不就含糊其辞地搪塞过去,毕竟,徐海东的身体状况已经到了无法用药救治的地步,只能靠好好调养来多拖些时日了。

1951年5月份,周总理跟邓颖超到了大连。那时候,徐海东正好在大连养身体呢。周总理特别惦记徐海东的健康,一到大连,马上就亲自上门去探望徐海东一家子。

周总理来了以后,徐海东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他说自己这身子骨不争气,没法再给党和人民出力了,感觉特别对不住党,也对不住中央。

周总理听后连忙摇头说不,现在咱们已经赢了,啥条件都有了,你得好好把身子骨养好,以后还能接着为国家出力呢。

听到周总理的宽心话,徐海东心里头又燃起了好好过日子的火苗。

1955年那会儿,新中国头一回搞授衔仪式,徐海东呢,就在那会儿被正式封为了大将军。

徐海东知道这事后,心里挺过意不去的。想想自己老在病床上躺着,一点忙都帮不上,真心觉得配不上这么高的军衔。所以,他好几次跟中央说,想把军衔往低调一调。

不过,周总理和毛主席都明确表态,绝不接受其他选项,徐海东,大将军衔当之无愧!

1956年那会儿,徐海东的身体状况有了挺大改善。党组织见状,就给他安排了些他能干的工作。徐海东对此特别开心,觉得又能继续给党出力,给人民服务了。

然后,徐海东挑起了编写红25军战争历史的重担,这事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在动手干的时候,徐海东反复叮嘱,千万别把他的功绩大肆渲染,得把战士们、毛主席还有中央的情况写得详尽些。毕竟,没有他们,红25军是没法取得那些胜利的。

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实在是让人打心底里感到佩服!

1969年那会儿,徐海东身体已经相当不好了,但他心里还是特别支持中央的工作。多亏了毛主席的关心,徐海东还是硬撑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九次全国大会。

徐海东能去参加九大,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但那时候,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打定主意要去,说走就走,带上氧气罐就往会场赶。

会议一开始,毛主席就走进会场,跟大家伙儿一块儿参加中共九大。这时候,《东方红》的曲子就响起来了,毛主席一边听音乐一边找了个位子坐下。坐定之后,他瞅瞅会场的座位,把整个会场都扫视了一遍,然后就开口问大伙儿:

“海东在不在这里?有人看到海东来了没?”

徐海东一听是毛主席的声音,立马兴奋得站了起来,赶紧跟毛主席说自己到了。但身体状况不允许他站太久,没一会儿就又坐下了。毛主席见徐海东能来,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得好好说说,徐海东在这次大会上,又一次被大家选为了中央委员!

九大结束后,徐海东由于身体不太好,就到河南去养病了。不过,尽管休养条件不错,但他的病情还是没能好转。

1970年3月25日那天,徐海东在河南郑州因为生病去世了,那时候他70岁。

徐海东将军的事迹,老百姓和中央都铭记在心,因此,很多人主动站出来,缅怀并表达对徐海东将军的敬意。

我坚信,徐海东将军定会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标志性旗帜,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天空中长久飘扬不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四海视野

四海视野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四海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