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观广西:通过“水危机”,看桂平发展的希望在哪里?

桂临塞上聊历史 2天前 阅读数 24 #历史

广西桂平,这几天,有关桂平缺水的消息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很多人关注点都在为什么缺水之上。比如:

1、桉树应该是首罪,所以应该禁止种。

2、天不下雨,不止是桂平,整个广西都是缺水的状态。

3、只想发展工业,对农业重视不够所致;

4、农田水利设施几近荒废,没有有效利用三江水资源和两座水利大坝的蓄水。

5、明明有三条江的水,加上两座水坝的蓄水,却发生缺水的情况,真是笑话!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这从侧面上反映了桂平在发展中的矛盾凸显。简单来说,就是重视工业发展,而缺乏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其实,问题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

要是深入剖析桂平的水资源困境时,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发展难题。工业与农业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需要统筹协调的两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桂平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现有的水利系统仍停留在满足传统农业需求的阶段,难以支撑现代工业用水的爆发式增长。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了地下水过度开采的现象,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加上对农田水利设施利用和维护不够。比如说,在以前几乎每个乡镇都是有自己的水塘、水库等储水设施,并且有水利的泵站,水渠等连通农田。如今很多确实缺乏有效的监管,水库被填埋,或者水渠淤泥淤积,杂草丛生等。

解决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转变发展思路。

一方面,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的"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渗透铺装等设施,增强城市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用水配额制度,对工业、农业、生活用水进行精细化管控。

同时,恢复生态植被、改良土壤结构等措施也能有效提升自然蓄水能力。

还有一方面就是对乡镇内的水利设施重新恢复使用。

这场"水危机"实际上给桂平提供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契机。只有在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在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毕竟,水资源不仅关乎当下的生产生活,更决定着子孙后代的生存根基。

还有,在发展过程中,先稳固农业,在谋求工业上的突破。

确实,这些年桂平的发展压力很大,虽然有人口优势,可是,由于本地就业岗位少,农业生产人口过剩,致使很多人落广西搬砖和拧螺丝。这也让桂平成为了一个“人口流失型的城市”。

怎么留住这些人口?需要大力发展工业,但与此同时又需要先稳固农业生产。因为这是桂平发展的根,更是桂平发展的希望所在!

跟别的城市比没有意义,跟自己比才是最实际。

桂平加油!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桂临塞上聊历史

桂临塞上聊历史

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