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离你有多近?旅行博主被间谍逼到小黑屋!警醒身边人!

甘甘来了 23小时前 阅读数 0 #国际

4月17日,国家安全部披露有一个背着相机的旅行博主在东南亚小国刚逛完夜市,突然被几个壮汉拽进小巷。等他醒过来,发现自己坐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小黑屋里,对面戴墨镜的男人开口就说:“帮我们收集中国的军事信息,不然你永远回不去。”这不是电影里的剧情,而是国家安全部去年披露的真实案件!

当普通人突然被间谍盯上,该怎么在绝境中求生?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藏在暗处的“国家蛀虫”。

境外间谍盯上普通人?旅行博主的生死24小时

那个被盯上的博主回忆,对方一开始拿出一沓现金:“你只要回国后去拍几个军港的照片,这些钱都是你的。”看他犹豫,墨镜男立刻变了脸色,甩出一叠他家人的生活照:“你不想让老婆孩子出事吧?”整整12个小时,博主被关在屋里听着对方“科普”:从怎么用修图软件隐藏军事基地坐标,到如何把数据伪装成旅游攻略发上网。

但最让他后怕的是,对方连他上周在朋友圈发的“海边日落”照片都分析过——“你照片里的灯塔编号,刚好是我们需要的坐标点。” 后来博主假装答应,一回国就直奔国安局自首,膝盖都软了:“我以为间谍只在电视剧里,没想到真的会盯上普通人!”

从历史血案到今天危机:间谍离我们有多近?

80多年前,一个叫中村震太郎的日本间谍,带着测绘仪器在东北转悠3个月,把兵力部署、地形地貌全画成地图。后来他被东北军发现处决,日本居然拿这事当借口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更让人愤怒的是,侵华战争时日军用的地图,比咱们自己的还准——全是他们派间谍一点点测绘出来的。

到了1996年,解放军少校刘连昆更过分,就因为2万美元好处费,把台海演习的导弹部署、部队调动全卖给台湾特务。结果咱们演习时,导弹刚发射,对方军舰就提前躲开了!这事直接导致行动停止,后来刘连昆被枪毙时,全国老百姓都拍手叫好:“这种叛徒比敌人还可恨!”

现在的间谍更狡猾!这5种“套路”专门坑年轻人

别以为间谍都是穿西装拿手枪的,现在他们都玩慢慢诱惑的手段:

1. “学术大咖”变陷阱:2023年洛阳某高校老师,被境外“环保组织”邀请去参加研讨会,对方说“只要提供点沿海水质数据,就能报销来回机票”。结果那些数据里夹着港口吞吐量、军舰停靠时间,全是机密!

2. “美女网友”在线钓鱼:有个军事爱好者在贴吧晒了张自己改装的无人机照片,很快有“小姐姐”私信他:“哥哥好厉害,能不能帮我拍点机场附近的风景?”拍了3次才发现,对方要的是战斗机起落时间!

3. “高薪兼职”藏玄机:某大学生在兼职群看到“标注地图10元/张”,结果标着标着就被要求“重点标红有军人出入的区域”,等发现不对劲,已经标了200多张敏感地图。

4. “公益组织”偷基因数据:前两年有个“国际海洋保护协会”,打着测海水污染的旗号,在沿海地区收集居民的唾液样本。后来查出来,他们偷偷提取中国人基因数据,想拿去搞生物研究!

5. “历史爱好者”挖墙脚:网上总有“大神”加军事迷好友,开口就聊“你去过某基地附近吧?拍的照片里那个铁塔,是不是有编号XX?” 聊着聊着就套出具体位置,比查户口还细!

中国反间谍有多拼?这些冷知识让你惊掉下巴

别以为反间谍是“特工的事”,现在咱们普通人都是“防线一环”:

2023年新《反间谍法》刚改完,明确说了:发朋友圈不小心泄露部队演习位置,也算违法!去年有个大爷在小区看到陌生人拿望远镜看远处,随手拍了照报警,结果发现是境外间谍在盯军事基地,直接拿了5万元奖金。

2023年破获的间谍案比前年多了12%,其中60%都跟科技、军工有关。最悬的是,有个芯片工程师被美国CIA盯上,对方承诺“送孩子去常春藤,每年给100万”,幸亏工程师直接把证据交给国安局,当场来了个“钓鱼执法”。

高校现在都成了“反间谍课堂”!清华大学专门开了门课,教学生怎么识别“境外教授突然的关心”;某军工院校连快递地址都不让写“XX实验室”,生怕被间谍顺着线索找到。

这些“离奇意外”背后,可能藏着大阴谋?

这几年有几个事特别让人怀疑:2018年,芯片大神张首晟突然在美国“抑郁自杀”,他当时刚研发出可能改变半导体格局的新技术;2023年,新能源专家陈书明在去实验室的路上遭遇车祸,而他手里的项目正卡着国外技术脖子。虽然官方没说这些是间谍干的,但时间点太巧了——每次中国在关键领域突破,就有人“意外”出事。

英国MI6被曝用“学术合作”当幌子,在国内高校招“线人”,专门盯着研究量子通信、无人机的学生。他们会先给点小钱让帮忙翻译资料,慢慢就要求“拍一张实验室设备照片”,等学生反应过来,已经被缠住了!

普通人该咋防?这3条“保命守则”记牢了

1. 发朋友圈前先“自查”:旅游时别拍军营、港口、雷达站,哪怕远远拍个“背景”,对方都能通过照片里的植被、车辆影子判断位置;晒火车票、登机牌要遮住二维码,那上面藏着你的完整行程。

2. 陌生人的“关心”要警惕:网上遇到有人问“某军事基地周围有没有好吃的餐馆”“能不能帮忙查某工厂的排污数据”,先想想:他为啥不问本地人,偏要问你?尤其是对方还愿意“高价买信息”,十有八九有问题。

3. 发现不对劲立刻找“12339”:这是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24小时在线。去年有个阿姨发现楼上新搬来的“租客”天天半夜用望远镜看江对面的造船厂,打了这个电话,结果真逮住一个间谍小组!

结语

以前总觉得间谍离我们很远,没想到可能藏在朋友圈的一张照片里,藏在陌生人突然的“热情”里。就像小区里来了个奇怪的人,天天在门口晃悠记门牌号,你要是不管,最后可能整个小区都跟着遭殃。

国家就像咱们的大家庭,家里的事从来不是“别人的事”。那个旅行博主幸亏及时回头,如果他真的拍了那些照片,可能害死的是前线的战士,毁掉的是咱们国家的安全。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间谍手段也越来越隐蔽,但只要咱们多留个心眼,不贪小便宜,不随便泄露信息,就是给国家安全砌了一堵墙。

别忘了,80多年前中村震太郎的地图,让日本鬼子开进了东北;今天一张随手拍的“风景照”,也可能成为敌人的“导航图”。保护国家机密,其实没那么高大上,就是咱们每个人多一句“为什么”,多一点警惕心。毕竟,咱们过得踏实,国家才能踏实啊。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各位看官谨慎观看、评论,理性看待,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请勿恶意举报。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甘甘来了

甘甘来了

时事瞬变,别辣了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