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三战三捷击毙日军旅团长,汾阳日军写信服软:敝军不善山地战
汾阳西行一百五十里达离石,离石再西行七八十里至军渡。军渡紧邻黄河,对岸为陕甘宁边区。自军渡渡河至延安,图上距离不超三百里。
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一O八旅团长山口少将率部队抵达军渡,意图西进渡过黄河,对我陕甘宁边区发动攻击。
在汾阳至离石间的薛公岭山地,八路军六八六团团长杨勇兼政委,正率部属勘察地形。
六八六团平型关大捷后南下娘子关,进行广阳伏击,后至晋东南扩军并经历战斗。山口一O八旅团逼近军渡时,陈光、罗荣桓命杨勇率团北插汾离公路,切断补给线,配合河防部队保卫边区。
杨勇与团、营领导伏于薛公岭,持望远镜环视四周。薛公岭地区山峦叠嶂,沟谷交错。汾离公路依山蜿蜒东行,邻近薛公岭处为一段上坡山路。
抵达岭下凹地,见四条山沟并排,杂草灌木齐腰深。团、营领导察看完地形,一致对杨勇团长说:“此地绝佳,宜作战场。”
杨勇沉默,凝视路北山坡上的碉堡。侦察报告显示,该碉堡监视公路动态,日寇小队日间占领,夜间撤回王家池。拔除则惊动敌人,不拔又妨碍公路战斗。
炮兵连长以树枝绘图,对杨勇笑道:“团长,那碉堡无虑,开战后,我誓以三炮摧毁之。”
杨勇闻言一笑,拍炮兵连长肩道:“你确保三炮摧毁碉堡,我则负责清除公路上所有鬼子!”
“那咱们就此决定!”炮兵连长坚定地说。
杨勇即刻与团、营领导及连长商议伏击计划。据师部消息,1938年9月14日,敌将有二十余辆载有弹药及渡河设备的汽车自汾阳西行,师部指令择机拦截。
经商议,决定团主力隐蔽于公路南侧山坡,北侧仅伏一连。迫击炮摧毁碉堡后,该连冲上占领阵地,截断敌车西进之路,并警戒离石方向。
14日凌晨,六八六团依计划进入伏击位置,静待日军自投罗网。
七时许,汾阳周边敌情监视的团侦察员经各村情报站报告,鬼子汽车队已出城。闻讯后,指战员们即刻振奋精神。
两小时后,东边坡下传来汽车马达声,随即消失。路口出现十多个黑钢盔和雪亮刺刀,鬼子巡逻队上山,四处张望,边开枪边沿公路慢行。
巡逻队抵达薛公岭下,开枪探查无异样后,弯腰弓背接近北山碉堡,发射两发信号弹。随即,东山脚汽车马达声再次轰鸣。
杨勇见状,即刻对作战参谋下令:“速告各营,即刻准备发起攻击。”
汽车马达轰鸣渐近,随即,二十余辆满载日军及军资的车辆鱼贯而上斜坡,悉数落入六八六团的预设伏击区域。
杨勇令炮兵连长开炮,北山顶碉堡瞬时被炸毁。接着两发炮弹精准击中碉堡,碉堡内日军全部被消灭,无一幸免。
北侧山坡埋伏的连队迅猛出击,迅速占据碉堡前沿阵地。
南侧山坡隐蔽的指战员闻炮声,迅速投掷手榴弹,炸得汽车黑烟弥漫。幸存的日军慌忙下车,向两侧山岭盲目开枪。
伏击部队武器齐发,鬼子惨叫连连。冲锋号响,指战员奋勇呐喊,持刺刀冲上公路,白刃相接。仅一小时,二百余鬼子尽被歼灭。
众人欢欣鼓舞地清理战场,把未毁的武器弹药和物资装上两辆可用的汽车,返回驻地。其余汽车被点燃,熊熊大火照亮了整个山谷。
在离石城的一零八旅团司令部,接到薛公岭遭伏击的报告后,山口旅团长极为愤怒。
更紧迫的是,离石日军面临断粮困境。他下令宰杀军马应急,并指示立即向寺内寿一大将发电,恳请迅速调配给养物资。
方面军司令部接电,即令一一零师团催促汾阳一零八旅团后续部队,迅速向离石、军渡运输物资。
驻汾阳日军变得狡猾,数日未派车外出。薛公岭伏击后三日,日军一中队分乘数车,押运粮食前行探路。
六八六团团长杨勇识破敌谋,决定诱敌深入,遂放行数辆汽车。
次日,敌人胆量倍增,再派二百余鬼子押送,二十几辆满载粮食与物资的汽车冒雨启程,驶向离石。
鬼子车队抵王家池,慎行过薛公岭。行程近尾声,余三分之一,车上鬼子皆松懈下来。
车队行至吴城镇至离石油房坪附近时,突遭大雨,八路军三四三旅补充团在彭雄团长指挥下,冒雨向车队开枪投掷手榴弹,车上日军被炸得伤亡惨重。
前十一辆敌车疯狂射击并逃窜,后九辆被阻,随即爆发白刃战,一百多名日军悉数被歼。
逃出阵地的十一辆汽车匆忙抵达离石。饥饿难耐的一O八旅团日军兴奋围拢,争相卸载粮食与物资。
押车中队长向山口旅团长禀报,九辆军车遭八路摧毁。山口闻讯脸色骤变,呆视中队长片刻,随后示意其退下休整。
山口双手掩面,颓然坐椅中。他深知,旅团运输车仅五十辆,已损大半,西渡黄河之愿,终成泡影。
参谋长进屋,凝视山口。山口缓缓抬头,不安回望。“仅凭这些粮食,支撑不了多久。”他低语道。
参谋长凝视山口,欲言又止,张开的嘴最终缓缓闭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山口低声对参谋长言道:“我看,只剩一个解决办法了。”
参谋长警觉地审视窗外,确认无人后,方才靠近耳边低语。
山口低声而痛苦地吐出一个字:“撤!”他的声音虽小,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9月19日黎明,山口旅团八百余人悄然撤离离石向东撤退。联队、中队长欲焚城,遭参谋长严斥并下令:凡惊扰百姓者,一律处死。
山口并未变善良,他深知一旦烧杀,自身团队难以安全撤离。
但八百余人的队伍行动,难以掩饰。加之八路军侦察员严密监视,鬼子刚出城,一一五师侦察员即策马东奔,急速前往师部。
陈光代师长接报后,决定三四三旅第三次于汾离公路伏击敌。为确保胜利,他将六八五团二营、师部特务连及三四三旅补充团,均调归六八六团杨勇团长统一指挥,力求全歼。
杨勇接令后,即刻指挥各部队奔赴汾离公路。
撤退的日军惶恐不安,处处设防。离离石不远即遭游击队突袭。山口令部下驱逐游击队后速行,“勿纠缠,迅速前进。”
杨勇预判鬼子行动,为求最佳伏击,决定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策,将伏击地点定于日军认为安全的王家池据点附近公路两侧。
山峦重叠、灌木杂草密布的此地易埋伏。20日拂晓前,杨勇率部至王家池附近,按方案将二营等埋伏公路北侧,主力埋伏南侧铁剪沟附近,天亮前各部隐蔽就绪。
上午九时许,山口旅团八百余人小心翼翼进入伏击区,前行的是骑兵部队,随后依次为辎重、炮兵及步兵序列。
参谋长告知山口,前方为王家池据点。山口脸色稍缓,认为八路不会在皇军据点旁设伏。于是,部队加速,前后护卫,进入王家池附近山沟。
突然,天空升起红色信号弹,公路瞬间喧嚣如狂风暴雨,手榴弹爆炸声与机枪、步枪射击声交织成一片。
鬼子瞬间慌乱,在空旷公路上四处奔窜,呼喊枪击,场面混乱。不久,便伤亡惨重。
冲锋号嘹亮响起,六八六团二营首当其冲,向敌人发起攻击,随后各营纷纷冲出,喊杀声与冲锋号交织,响彻山谷。
伏击部队冲上公路,将敌人分割,并控制山口指挥所。首尾敌人猛烈反扑欲解围,双方陷入胶着。杨勇令六八五团二营参战,日军逐渐不支,被八路军逐步包围歼灭。
旅团参谋长见战局不利,遂将山口带至路边树丛,低声提议他脱下将军服,以避凶险。
山口闻言怒极,双眼怒凸,紧盯参谋长,怒骂“八格牙鲁”,随即“嗖”地一声,猛地抽出指挥刀。
参谋长镇定上前按住山口抽刀的手,轻声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山口沉默放手。参谋长示意卫兵队长,队长即助山口脱将军服藏石缝,换士兵服去标识给山口,众人亦换便装。
此时,公路上的战斗近尾声。八百多敌人或死或伤,遍布公路,横七竖八。
杨勇命部队速打扫战场,并留意山口行踪。众兵分路,拾枪弹、查物资,细搜日军遗体。各处均称未见山口,审问伤员,皆称方才目睹。一俘指树丛道:“似往彼处逃逸。”
搜索分队迅速半包围树丛,呼喊无果后开枪示警,随即冲锋。树丛中空无一人,一战士于石缝中发现少将军衔衣物,断定山口近在咫尺,分队士气大振,向山上全面搜索。
追赶不久,见山坡上有几人影晃动,呼喊其站住无果。搜索分队随即向山上开枪示警。
坡上的人们奋力向山顶攀登,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地往上爬,目标直指山巅。
搜索分队枪声愈密,不断击倒坡上敌人。坡上敌人见脱身无望,转而向逼近的八路军开火。
搜索分队边射击边冲锋。手榴弹爆炸后,坡上陷入沉寂。战士们上前查看,发现所有敌人已被炸倒在地。
众人上前检查日军尸体。一战士轻踢一具“尸体”,不料其突然翻身,抬手射击,将该战士击倒。
后方的战士迅速射击,击毙那名敌军。逃至山上的敌军,仅一轻伤者被俘,其余均被歼灭。
战士们询问山口何在,一名轻伤日军指向一名已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同伴,示意其即为山口。
八路军于汾离公路连胜三役,毙敌一零八旅团山口少将以下千余人,毁车二十九,缴枪四百余支、马二百匹,挫败日寇军渡西渡黄河计划。
战况报至日军华北司令部,寺内寿一大将怒不可遏,严令作战部电告汾阳一零八旅团残部:“尔部进退失据,实属无能之师。”
汾阳城内,一零八旅团残部在联队长带领下召开“慰悼”阵亡将士会。尸体不断自汾离公路运回,浇汽油焚烧。城内黑烟弥漫,臭气四溢。生者于灵前泣不成声。
寺内寿一电报至,激起东洋兵“武士道”精神,众人捶胸顿足,齐呼“雪耻”。
军官们簇拥联队长,竭力呼喊,誓与八路军决一死战。
八路军六八六团驻地石庄镇周边,军民集会欢庆汾离公路作战胜利。百姓吹打乐器,携猪牵羊,以示对抗日将士的慰劳与敬意。
杨勇团长指示将缴获的武器、服装、日军书信、相片及太阳旗、金刚衣、必胜旗等战利品集中,安排拍照留念。
摄影师欲拍照时,敌工干事制止,拉来山上俘虏的日军至战利品前。日军懂其意,拒绝配合,用蹩脚中文道:“我已加入你们,若拍,应着你们军装。”
杨勇见日军俘虏拒绝拍照,遂请团宣传员晋拱辰共照,以劝其同意。俘虏见状,终勉强答应一同拍照。
照完相后,俘虏低声询问晋拱辰:“方才命令我们照相的那位是谁?”
晋拱辰介绍道:“团长杨勇是此次战斗的指挥官。”
日本俘虏审视杨勇,见其剑眉英挺,气概非凡,遂竖起大拇指赞叹:“真是了不起!”
半夜,日本俘虏悄悄离床,上衣覆被,鞋置床侧,轻手轻脚掠过团敌工股长与干事床前,避开院门哨兵,翻墙逃脱。
日本俘虏逃回汾阳,遇军官们缠联队长求决战。俘虏乃山口少将卫兵队长,含泪述山口阵亡事,军官们听后痛哭不止,聚成一团。
卫兵队长提及八路将战利品拍照,即将登报。军官们闻言咬牙切齿,齐声高呼:“雪耻!雪耻!”
联队长愤怒至极,决定依循传统发送战书,挑战八路军决战。卫兵队长禀报,屡次指挥战斗的均为团长杨勇。
联队长颔首,示意卫兵取纸笔,亲笔书写战书,并逐句朗读给军官。军官们一致高呼:“照此执行!”
联队长命人从街上拘来一名百姓,令其必须将战书送至八路军杨勇团长处。百姓面如土色,颤抖着不敢应允。
联队长凶狠地说:“必须照办!否则,你家人全都会没命!”百姓颤抖接信,离开汾阳城,翻山越岭至六八六团驻地,亲手将战书交给杨勇团长。
杨勇接战书,拆阅见:“左地区队长杨勇麾下:前战因地利不利,三战未决,深感遗憾。敝军不善山地战,愿邀贵军至兑九峪平原,一决高下。”
杨勇阅毕战书,大笑,递与张仁初副团长及众领导。众人览之,亦相继大笑,齐声道:“‘杨勇麾下’来函,宜回书以应。”
“好!”杨勇卷起袖子,高声命令:“备好纸笔!”众人含笑,见杨勇挥毫疾书:“阁下至隰县山中,再比试一番如何?”
送信的老百姓在接过信件后,便离开了。信件顺利传递,他的任务完成,步伐坚定地迈向了下一个目的地。
日复一日,汾阳敌情无变。杨勇与团领导未见日寇决战,遂于10月下旬率部随一一五师东进太行、鲁西,迎接更伟大的斗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