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非遗“活态”聚临水 千年技艺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孝义融媒 2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非遗活化,古村新生。五一假期,孝义市高阳镇临水村化身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活态展厅”,30余项吕梁非遗项目、19支队伍齐聚明清古建群,在青砖黛瓦间演绎非遗与古村的共生叙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隐匿于金龙山麓的临水古村,以“柏抱槐”千年古树为坐标,串起五道庙、古戏台等72处文物古迹,传统民居改造的精品民宿“外显古朴、内享现代”,庭院水景与非遗剪纸相映成趣,40余家文创餐饮门店沿石板路排布,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体验,这里既是中国传统村落,更是非遗活化的天然舞台。

5月2日至4日,文水马西铙鼓铙齐鸣,队形变幻间奏出古朴粗犷之风;临县大秧歌角色丰富,节奏热烈,以“歌舞传情、丑角逗趣、农耕为魂”;柳林三交鼓子秧歌队伍浩荡,鼓系腰间,气势磅礴,踏出“自然与黄河文化”的豪放节拍;孝义旱船装饰非遗剪纸,在古巷“水波”中摇曳,船帮彩绘与建筑砖雕图案相映成趣,让游客在行走间触摸历史肌理。

临县大秧歌表演者 李俊香

我和我搭档扮演的丑角,我是老汉,她是老婆,今天玩得挺开心,让观众看得也开心,让表演有个热点,让这个节目更好看。

孝义旱船表演者 李云琴

旱船表演的时候有双出水、二龙出水、老八字等许多花样,旱船是很多年的传承了,我们要代代传承下去。

孝义旱船表演者 李凤莲

希望通过这一个表演,把这个文化给传承下去,给我们所有的人带来美好的祝愿。

古戏台上演皮影戏,古院落开设非遗工坊,古巷道成为巡游路径,文化与空间深度融合,让游客“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同时,非遗展演带动民宿、美食、文创等产业升级,离石醋饮、柳林芝麻饼、汾阳月饼、临县青塘枣粽等传统美食技艺产品热销,古村在活态传承中实现“文化可触摸、技艺能体验、特产可带走”。

孝义市面塑研究会会长 王钟

今天代表我们孝义传统文化的面塑,与文创产品相结合,把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区打造得锦上添花,结合现代手工创新,把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全国各地。

游客 武倩如

今天到临水村旅游,邂逅精彩的吕梁非遗表演,古风景致与贴心服务令人愉悦,家门口的旅行很有韵味。

游客 孔令珠

今天来凤凰古城,觉得这个地方景色也不错,还有浓浓的文化气息,看了武术表演,传统小吃也很不错,街道很干净,乡亲们也很热情。

记者手记:

当非遗从玻璃展柜走向古村街巷,当村民从文化看客变为传承主角,临水古村证明,乡村振兴不是对传统的复刻,而是让文化根脉在现代生活中找到“生态位”,这座千年古村正以非遗为支点,撬动产业、生态、文化的全面振兴,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记者/杨柳 芝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孝义融媒

孝义融媒

节目生产 宣传广播 电视新闻 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