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特朗普和普京都失算了

罗马讯息 2天前 阅读数 127 #社会

凤凰卫视援引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数据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持续攀升至69%,美俄战略调整遭遇民意铁幕。

仔细看这份由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3月完成的民调,超六成乌克兰受访者坚定选择现任总统。这个数字比去年寒冬时期整整跳涨17个百分点,战场压力反而让民众更紧密地团结在蓝黄旗帜之下。格鲁舍茨基团队通过覆盖全境的随机电话抽样发现,无论是哈尔科夫前线的军属,还是利沃夫后方的市民,对现任领导层的信任度呈现罕见一致性——每通电话访问平均时长21分钟,受访者中男性占比48%、18至65岁群体覆盖率达92%,这样的样本结构清晰映射出真实民意。

泽连斯基资料图

乌克兰民众用脚投票的逻辑很清晰——每十个公民里就有八个坚持要等枪声彻底停歇再谈选举。这种集体意志直接击碎了外部势力推动提前大选的算盘。战场上的无人机残骸还没清理干净,东部四州仍有数百万流离失所者,这时候搞投票无异于在战壕里开茶话会。研究所负责人说得明白,即便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没有白纸黑字的和平条约作保,乌克兰人绝不会走进投票站。这种近乎偏执的安全诉求,源自每天在敖德萨港口目睹货轮遭导弹袭击的平民记忆,也扎根于第聂伯罗公寓楼半夜响起的空袭警报。

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决策层显然低估了这种民族共识。特朗普政府原打算用矿产开采权换取乌克兰配合战略收缩,内部文件显示美方觊觎顿巴斯地区价值2.3万亿美元的锂矿储备,没想到泽连斯基硬是顶住压力没在协议上签字。克里姆林宫盘算着换个温和派对手好打开突破口,现实却是俄军春季攻势反而给基辅政权做了免费广告——哈尔科夫方向5月出现的战线波动,意外强化了民众"存亡之际必须团结"的心理认知。两家情报机构都没料到,前线的炮弹爆炸声反而成了现任总统最有效的竞选广告,这种战场与票仓的诡异正相关,正在改写现代地缘政治的博弈公式。

特朗普资料图

北约内部流传的评估报告显示,乌克兰弹药库存虽降至危险水平,但民众战斗意志反而比冲突初期更坚定。这种吊诡现象背后是生存本能的集中爆发——当家园变成焦土,人们会更死死抓住熟悉的领导核心。欧盟最新援助方案里特意加入的"民主进程"条款,在哈尔科夫地铁站防空洞里讨论的难民看来,不过是远在天边的政治游戏。一位带着三个孩子逃难至利沃夫的母亲接受采访时反问:"让我的孩子冒着导弹袭击风险去投票站?还是先保证他们明天早上能喝到干净的水吧。"

战火淬炼出的政治合法性正在重塑东欧地缘规则。传统认知中"冲突拖垮政权"的剧本没有上演,反而演绎出"存亡危机凝聚共识"的新范式。当美国暂停六百亿军援支票,当德国总理被抗议者围堵,泽连斯基的民调曲线依旧昂头向上,这给所有陷入长期冲突的国家上了生动一课——决定政权存续的终极因素,或许从来不在外部势力的棋局里。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上月私下向《生意人报》承认,他们原以为持续轰炸能源设施会瓦解乌克兰社会结构,没想到反而催生出更顽固的抵抗意志。

泽连斯基资料图

仔细观察乌克兰各州支持率分布图会发现惊人事实:即便是俄语人口占多数的南部地区,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也维持在58%以上。这种跨越语言文化鸿沟的民意基础,源自民众对2014年后历任领导人的对比记忆——波罗申科时期GDP累计下跌28%的惨痛经历,让百姓更珍视现有政府维持基本社会运转的能力。虽然当前乌克兰通胀率仍高达14.3%,但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其境内流离失所者就业率已回升至67%,这种在废墟中重建日常生活的韧性,远比选举承诺更具说服力。

国际观察家开始重新审视"战时总统"的定义边界。泽连斯基团队最近放出的工作视频显示,总统府会议桌上同时摆放着前线伤亡报告和幼儿园重建方案。这种将军事行动与民生工程并行的治理策略,恰好契合民众对"全方位保卫生活"的深层需求。相比之下,特朗普派往基辅的特使仍在纠缠矿产协议细节,莫斯科则重复着"去纳粹化"的陈旧话术,两者都未能捕捉到乌克兰社会真正的脉动频率。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罗马讯息

罗马讯息

新闻阅览、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尽在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