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案例26《宝宝出生50天,我们带他去了医院,一场手术让我们成长了》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周前 (04-07) 阅读数 2 #健康

来门诊的时候,宝宝才出生50天,右手多了一个小的拇指,爸爸妈妈很是着急,早早地就在网上先和我交流过了孩子的情况,等到孩子稍微大点之后,就赶紧过来面诊了。

孩子的情况还好,不过由于多指的原因,拇指是有些内收的,所以在手术之前,我是建议家长先多给孩子把虎口扩张一下,就是在陪孩子玩的时候,把大人的拇指放在宝宝的虎口中间,让宝宝去抓握,这样可以改善拇指内收,也能提前让孩子养成这样的用手习惯。

宝宝手指的问题不大吧?

一般来说,宝宝这样的多指其实算是结构比较简单的,也没有特殊的情况,手术是常规手术,家长可以不用过于担心。

这是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对于每一位父母,他们会关心孩子疼不疼、关心手术的麻醉、关心孩子被包着动不了怎么办、关心孩子术后恢复怎么样……

所以为什么说最好是要带着孩子来面诊呢?

因为面诊不只是可以更好地、更直观地弄清楚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面诊其实也是和家长进行心理上的交流的一次机会。

这一家人虽然比较乐观,但是对于孩子的手术还是有些担心的,所以我会告诉他们,孩子的情况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虽然是常规手术,但该注意的环节是不会少的。

术后拔针

像宝宝这样的情况,手术是全麻加上局麻的形式,全麻让孩子睡着,还会用局麻镇痛药物,孩子是感受不到很大的疼痛的,手术过后孩子的拇指会被包起来保护,一般6—7个月大的宝宝,手上活动还不会特别频繁,家长注意看护就可以了,等到拔完克氏针,孩子就可以进行功能锻炼了,让孩子多用手,随着功能锻炼会慢慢恢复和长大的。

一场盛大的成长之旅

像这个宝宝的多指,一般可以在6—7个月的时候手术,体重要在12斤左右,身体状况要健康。

在爸爸妈妈关切眼神的护送下,6个月大的宝宝被送进了手术室。

后来有不少的家长和我说起孩子手术的情景,他们说孩子远比自己想象当中要坚强,反而是大人们自以为会忍住,但是看着孩子进手术室的那一瞬间,还是心疼到流泪。

一场手术,其实是亲子双方的一次成长,关于勇敢、关于耐心。

术前家长的焦虑和担忧,终于是在孩子懵懵懂懂挥动着小手的时候烟消云散,现在宝宝的手也是五指了,他的懵懂天真为爸爸妈妈给予了最大的勇气和信心。

在孩子做完手术之后,就要开始重要的功能锻炼了,宝宝虽然还比较小,但也明白趋利避害,所以在刚开始的功能锻炼还是有些抗拒的,毕竟小手受过伤,孩子爸爸来拔针的时候说孩子还是有些害怕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以勇气了,从白天的功能锻炼到晚上的支具佩戴以及早晚两次的祛疤药,爸爸妈妈是在一点一滴地呵护着孩子。

有的家长和我说,家里人听着宝宝哭都不忍心给孩子锻炼,最后还是妈妈狠下心去给孩子锻炼手指。

这样的情况我很能理解,为人父母的,总是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一点儿的痛苦,但是功能锻炼对孩子术后的恢复十分重要,孩子哭其实不是疼,而是不太适应,毕竟刚做了手术,孩子是聪明的,所以需要爸爸妈妈耐心地鼓励孩子,让孩子逐渐适应。

这家人就做得很好,第二次来复查的时候,孩子虽然还是比较害羞,但是已经很听话了,手上的疤痕处理得很好,家长每天都在坚持使用祛疤药,孩子妈妈说孩子现在小手很灵活了,这样的成果其实离不开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勇敢地面对和耐心地陪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擅长治疗:漂浮拇、拇指发育不良、并指、镜影手、束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