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变老后的五个真相,父母一走你就会明白
每一个70后都有这样一个纠结的场面:单位上开会时,同事突然接到父母生病的消息,匆匆放下手头工作,甚至不顾会议内容,只为赶到医院。
这样的场景,有多少70后是亲身经历过的?
当我们慢慢变老,当父母逐渐变老甚至离开,这些场景开始不停地在脑海中重现。
这时候,你会看到几个困扰你内心深处的真相。
父母的无条件帮助人总是得靠别人,但究竟有几个人能够无条件地帮助我们?
70后的朋友们,多半是经历过风雨的人。
在单位里,遇到升职的机会时,总是有一群人围在你的身边。
可以带着一脸笑意来,带着酒也好,礼物也罢,但如果哪一天你突然失势,原来那些围绕在你身边的人,会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父母不一样,小时候,从你摔跤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一直在你身边。
你生病时,不管多晚,他们都会带你去医院。
即使你长大成人,父母也不会计较你花了他们多少心血和金钱。
父母愿意为你无条件付出,无论你成功与否。
直到有一天,父母离开了,你会一下子感受到,这份无条件的爱,是多么珍贵。
故乡再无父母的身影70后的乡村记忆,不外乎是田野、炊烟和父母在门口喊你回家吃饭。
虽然城里的生活是现代化的,繁华的,但村里的那棵老树、那条小河、那个鸡舍,承载着我们最纯真的童年回忆。
这种感觉是现代都市生活无法比拟的。
当父母不在了,回去的老宅,不再是记忆中的温暖窝。
当你回到老家,看到的是冷清的院子,满是灰尘的屋子,潮湿而冷酷的现实。
以前那种“乡愁”,变得有些难以言喻,因为那里已不再有亲人的等待。
70后,或许要么不去老家,要么每次去,都只是一种短暂的停留。
兄弟姐妹间的变化小时候,总觉得家是最温馨的地方,兄弟姐妹有争吵,但在关键时总是齐心协力。
父母过世时,大家抱头痛哭,认为以后就是最亲的人。
然而生活的现实是,当父母的离开,兄弟姐妹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的兄弟姐妹因为家产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有的虽然表面温和,但心里已经开始算计。
其实,随着各自的家庭、工作,兄弟姐妹之间的紧密关系越来越松散。
逢年过节的走动,仅仅是因为习惯。
最后你会发现,兄弟姐妹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稀疏,甚至和普通亲戚没有太大区别。
那些没有更多情感维系的兄弟姐妹,距离感会更明显。
面对生死的距离看着身边的老人一个个离开,心里总有一种惶恐。
小时候的我们,对死亡并没有太深的概念,觉得那只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
随着自己一天天变得中年,看着父母渐渐老去,知道他们迟早有一天也会离开。
这样的时候,你会发现,父母是我们与生死之间的一道帘子。
老去和去世的消息打破了我们的最后防线,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父母亲人的离世,还有我们人生的衰老。
父母的离开,让我们意识到,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终点,我们也在逐步走向这一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70后的经济压力不小,多数人从农村出来,在城市中拼搏,心里想着等生活改善后,再好好孝敬父母。
总觉得未来一片光明,父母可以享受我们的回报。
等到经济条件改善时,父母的身体可能已经不支,甚至已经离开人世。
这种遗憾,可能是当下的70后最常见的心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事务,但对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却常常被忽略。
我们往往高估了父母的时间,而低估了人生的短暂。
等到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回忆不过是在心里絮絮叨叨,承载的是深深的遗憾。
在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我们70后还是80后、90后,父母的爱都是无可替代的。
在没有了他们的世界里,许多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现在积极珍惜,莫让遗憾再袭上心头。
珍惜眼前人,及时行孝,从当下开始,把对父母的关心流露出来,不再等待。
时间不再漫长,珍惜每一刻,母爱、父爱等待的时间不多了,别再错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