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期第一次月考之后,父母该如何助力孩子将复盘和落地行动
月考尘埃落定,考得不太理想,既是预料之中,也算是意料之外。
因为孩子上学期学得不咋样,所以对月考要考综合内容也没报太高期待,大概率不会很好,但是没想到竟跟期末成绩不相上下。
几乎没有什么进步,还是有点吃惊的。因为这学期孩子的确认真学习和写作业了,但在结果上还没看到实质的进步,略有点遗憾。
但失望的感觉,也只是转瞬即逝,更关心的是孩子怎么看这次的考试?对此次考试有什么样的复盘?接下来准备怎么付诸于行动。
这是我更想看到的结果,成绩也很重要,但它也仅仅只是信息的反馈。
说明孩子的实际程度跟预期的理想状态,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
关于成绩是孩子主动告诉我的,包括班级排名以及各科的分数,都是如实相告。
我听了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既没说考成这样还算不错,也没说为啥又考这么差?你不是说这次成绩一定会进步嘛!
作为孩子来说,他们肯定也想考好,但是事不如人愿时,他们肯定更难过和失落。
毕竟对一个很上进和对自我有要求的小孩,不会觉得落后于人是件骄傲的事。
既然孩子都有落差,孩子都很难过了,家长何必又要在孩子的伤口中撒把盐呢?
看见孩子的失落,共情孩子的感受,即便孩子考成这样,也允许和接纳。
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并没有太多低落的情绪,路上跟我聊起了文学,聊到了他的感受,也聊了很多他的想法。
孩子能不沉浸在失落的情绪中,侃侃而谈,让我松了一口气。虽然可能会被没考好的情绪所影响,但看起来孩子也修复了一部分情绪。
他跟我说自打成绩出来之后,就有点写不进去题,干脆就用来读书了,发现读书还挺有意思的,也让自己的心变得很平静。
其实,这就是孩子为自己赋能,将负情绪慢慢释放,自行复原的过程。
孩子能这么做,而不是怨天尤人,觉得自己已经认真开始学习了,结果却还这样?也没有替自己鸣不平,而是很坦然接纳了结果,同时也在积极的自我疗愈。
这让我倍感欣慰,先不说成绩和结果的不尽人意,光是孩子心理韧性的增强,就让我很开心了。
我的孩子在遇到挫败的时候,没有一蹶不振,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积极主动去修复自己,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当孩子这么做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不需要多介入,也不需要多说,只需要倾听,然后适时的回应。
路上,孩子跟我聊一路文学,等回到家我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他又跑到厨房接着跟我聊,我很开心,也很感谢孩子愿意跟我分享他的感受。
有了彼此信任的前提,有了孩子愿意跟我分享的信任,接下来就是要切入学习这个正题了。
一边开心的聊着废话,一边我问孩子:
这次考试是不是没太符合你预期?你可以想一想每一科存在的问题?哪些是因为上学期被影响的?哪些是这学期没有学扎实的?
孩子一边复盘每科的内容,说:
语文跟之前差不多,英语略微下降,可能这段没怎么刷题,以后还是要多写题的,45套卷放宿舍,后边多练练题;
数学和物理不存在失误,可能还是不会,漏洞太多,课讲得太多,当周还没消化完,更没时间去复习之前了,再加上之前也有很多不会的,所以要补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化学是元素周期表没背,前边基础都扣了十几分,有些知识也会但不牢固,所以就错可多,生物纯纯是没太背知识点,仅凭感觉写的。
孩子一复盘完各科,我脑海里就立马清晰了,孩子学习的卡点还是数学和物理,其它几科对他问题不是很大。
即便化学是几科中考得最差的,但也不影响他后续的进步。这是我基于孩子化学扎实的基础以及他的学习能力做出的理性推断。
这样看来,后边只要落地刷题、背诵以及对数理的专项重点学习,提升的问题就不是太大。
而孩子对学习的行动力也是有所加强的,从上学期背回来书包都不动,作业大片空白,到这学期认真写完每一科作业,还能听听网课,已经算是一个大突破了。
听完孩子的自我分析和后边学习的计划,还有我看到孩子对学习付诸的行动,并没有太多担心。
昨天返校晚自习下课,孩子跟我说了一句:妈妈,我还是很有信心把成绩提上来的。
满怀信心,满心欢喜。娃这样释怀和重启,就够了。人生的路,慢慢走啊,基调向上就很好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