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李大钊的曾孙李柔刚考上军校,经常以曾祖父的话鞭策自己
【前言】
1996年那会儿,李柔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他们一家三口还挤在一套老旧的两居室宿舍里。每天爸妈下班一回家,李柔就得使劲儿忍住,不去管妈妈做饭的动静,还有爸爸招待客人的声音,硬逼着自己专心看书学习。
李柔瞅见好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小天地,既能学习又能放松,心里头那个羡慕啊。他心里明白,他爸李宏塔,虽然是民政厅的副头头,有好多回能分到新房的机会,但他爸总说自家住的地方挺知足了,还有比他们更困难的同事,那些人才更需要房子呢,所以就一直都没要。
李柔刚心里有点忐忑,没敢直接和老爸说,就偷偷跟老妈赵素静讲了。赵素静没立马回应,而是耐心跟儿子聊起了老祖宗李大钊,还有爷爷李葆华怎么“清正廉洁”的事情。老妈这一番话,让李柔刚心里一下子亮堂了。于是,他又趴在小桌板上,继续埋头苦写。
那一年高考,李柔刚表现出色,顺利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大门。他最终如愿以偿,穿上了帅气的军装,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人。
【李大钊孙子与孙媳的爱情故事】
20世纪初那会儿,李大钊和赵纫兰两个人喜结连理,在“觉醒年代”里传为佳话。过了七十来年,李大钊的孙子李宏塔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是个姓赵的好姑娘,名字叫赵素静。
赵素静老家在安徽,来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她和李宏塔是在合肥的一个化工厂里相遇并且谈起了恋爱。那时候,他们恰巧被安排在了同一个小组。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李宏塔和赵素静经常得凑一块儿探讨业务上的事儿。时间一长,他们俩之间也就越来越熟悉了。
这天,赵素静一回家,就赶紧跟爸妈分享了这个好消息。爸妈一听,心里是既乐呵又犯嘀咕。他们跟女儿说:“咱家就是普通工人家庭,小李这孩子人品没得说,可他爸过去是‘大走资派’,你得有个心理准备,说不定哪天咱们也会被扯进去。”但赵素静心里头有数,她觉得未来的公公李葆华不可能是坏人,小时候她就听过不少人称他为“李青天”的故事。
1971年,赵素静和李宏塔悄悄领了结婚证,但一直没有举办那种正式的婚礼。一直拖到了1976年,李葆华和田晓萱夫妻俩重新找回工作,这才腾出两间小屋,给儿子儿媳当婚房。到了第二年,他们简单摆了几桌酒,请亲戚朋友们吃了顿饭,这才算是把结婚这事儿给办妥了。
1978年那会儿,赵素静生了娃,她就让老公公李葆华帮忙给孩子起个名儿。李葆华稍微琢磨了一下,就给宝贝孙子起了个挺有深意的名字,叫“李刚柔”。没过多久,李宏塔工作上有了进步,升了职,而赵素静呢,还在化工厂里干活。她每天得骑着自行车从家里到单位,这一趟单程就得骑40多分钟。
再者,她还得忙家里的一堆事儿,照顾孩子,那劳累程度可想而知。这时候,厂里的同事就跟赵素静提议,要不找找公公李葆华,或者让老公帮忙活动活动,调到城里去,找个轻巧点的工作。就凭他们家的地位,想让赵素静换个岗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但赵素静心里清楚李家的原则,她实在是张不开这个嘴。
那时候,化工厂的头儿李耀东实在看赵素静太辛苦了,就动用自己的权力,给她换了个工作,去总机室当话务员,这样赵素静上班能轻松点儿。到了1989年,李耀东升官了,去了合肥市经委当领导。为了让赵素静能多顾家,他没跟李宏塔商量,就直接把赵素静调到了市经委的职教办。
赵素静现在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近,两边都能顾得上,没以前那么累了。她在家里,既是贤妻良母,也是个孝顺儿媳。到了2005年,公公李葆华走了之后,快90岁的婆婆田晓萱身体就大不如前了。那时候,赵素静老是在假期往北京跑,去看望婆婆。在北京时,她天天陪着婆婆出去溜达,给婆婆洗澡,帮她换洗衣服,两人亲得跟母女似的。
田晓萱对赵素静特别有好感,她总是挂在嘴边:“我洗澡时,小赵不在都不行。”聊到照顾婆婆这事儿,赵素静淡淡一笑:“就连小羊都知道跪乳报答,我给老人做点家务活,那更是理所应当,不值一提嘛!”
赵素静这人,不仅家里人夸,凡是认识她的人,都说她好。到了1998年夏天,安徽那边洪水泛滥,很多县城和农村都受了灾。李宏塔那时候是省民政厅的一把手,他心里那个急啊,直接就带着队伍冲到了灾区,去看望那些受灾的群众。
那时候,李宏塔得知在救灾物资到达之前,灾民们家里已经没啥吃的了。看到灾民们这么着急,李宏塔立马决定,把自己刚领到的这个月的工资全部拿出来,亲手送到每个灾民手里,帮他们先度过难关。
第二天早上,赵素静一出小区大门,就碰见了民政局一个头头的媳妇儿。那媳妇儿问赵素静:“你家李厅长回来后,有没有把钱给你啊?”赵素静摇了摇头说:“他一回来就倒头睡了,还没顾上给我呢。”那头头的媳妇儿一听,就跟赵素静说:“我听我家那位说,你家李厅长在灾区那边,把工资都捐给受灾的人了。”
对于这事儿,赵素静一点都没觉得意外。她从心底里理解丈夫那份对老人和穷人的同情心。她没直接跟丈夫提,而是悄悄地把攒下的钱好好盘算了一番,生活照样被她打理得有条不紊。
【李柔刚经常用曾祖父的话鞭策自己】
李柔刚在李家这个温馨又和睦的环境里长大,从小就学会了朴实能干,自立又谦逊的性格。1996年那会儿,他从合肥八中高中毕业,接着就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电子工程学院。
后来,李柔刚在那所军事学校里,一口气念完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到了2017年,这所学校跟其他四所军校合并了,一起变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一部分,还被叫做“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李柔刚上了大学后,每天就跟着课程表走,不仅在充满现代科技的教学楼、安静的图书馆里常能看到他,他还爱往田径场和篮球场跑。李柔刚总拿曾祖父的话提醒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做啥事儿都得实实在在去干,别光想着不切实际的事儿,也别追求那些虚名,就得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去下真功夫。拿这种态度去学习,那真理自然就能搞清楚。用这种态度去办事,那事业肯定能干成。
1998年那会儿,还在念大三的李柔刚,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入党宣誓那会儿,念到“愿意为党的事业牺牲一切,永不背叛党组织”时,李柔刚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心想,这不正是自己曾祖辈、祖辈还有父辈他们一辈子的真实经历吗?
2000年的时候,李柔刚踏上了读硕博的路,他的指导老师是大名鼎鼎的邵国培教授。邵教授以前当过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院长,还是个少将呢。转眼到了2006年,有了邵国培的悉心教导,李柔刚顺利拿到了博士文凭,成绩好得很。毕业后,他就留在母校教书了。
2008年,李柔刚迎娶了年轻的中学老师陈怡。结婚之后,每当碰到夫妻相处的事儿,李柔刚总会想起曾祖父传授给他的那些道理:
我们要维护他的自在、庄严、纯净与高尚,不能硬逼他,贬低他,压制他,让他在人类社会里丢掉那份美好的品质。
2009年冬天12月份,李柔刚和陈怡迎来了他们的宝贝女儿,夫妻俩商量后决定给娃起名叫“李思苧”。李宏塔和赵素静老两口对这个小孙女简直是疼爱有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每次小孙女到爷爷家来玩,总会盯着墙上高祖父李大钊的雕像看上好一会儿。有时候,她还会拉着爷爷奶奶的手说:“爷爷奶奶,给我讲讲高祖父和曾祖父那些事儿呗!”听完那些让人心里暖洋洋又感动得不行的故事,李思苧总是会忍不住掉下眼泪。
李大钊的精神,在李家一直传承下来。他们时刻铭记,得为老百姓办事,不能给李大钊老前辈抹黑。李柔刚聊起他的曾祖父李大钊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曾祖父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直到有一天,他偶然间翻阅到曾祖父写的《狱中自述》,这才找到了答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