撺掇富豪和女明星的“特殊饭局”,“第一鸡头”的瓜!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浮华背后涌动着令人瞠目的暗流。
1977年曝光的“银鸡案”撕开了行业遮羞布,狄波拉、邵音音等当红明星卷入性交易丑闻,“原来明星与富豪间的金钱游戏早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这场风波不仅让公众首次直面娱乐圈的灰色地带,更预示着一个特殊职业群体的崛起——专为富豪与明星牵线搭桥的“淫媒”。
古惠珍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
生于1954年贫寒家庭的她,17岁草率婚姻的失败成为命运转折点。
1973年考入无线艺员培训班时,她与周润发、吴孟达成为同期学员的机遇本可改写人生,“两度从无线和亚视训练班辍学的选择,彻底改变了她的职业路径”。
这个看似失败的演艺经历,却让她意外掌握了娱乐圈最隐秘的人脉网络。
1985年启动的“饭局经济”彻底释放了古惠珍的商业天赋。
她创新性地将富豪需求分级处理:普通饭局每小时收费千元,涉及肢体接触的“包厢服务”翻倍计费,跨国游艇密会则按行程天数收取数万佣金。
“最鼎盛时期,她手下管理着六个‘行动小组’,全天候服务不同时区的客户需求”。
这种精密运作模式甚至催生出“明星价目表”,港姐冠军头衔溢价30%,电视剧热播期间相关演员报价上浮50%。
刘銮雄的介入将这种交易推向新高度。
1989年通过古惠珍牵线结识蔡少芬时,“丽晶酒店50桌生日宴的排场,开创了富豪追求女星的新范式”。
这场价值逾百万的求爱仪式不仅巩固了古惠珍“顶级淫媒”的地位,更刺激其他富豪竞相效仿。
从游艇派对到海外度假,从珠宝馈赠到房产相赠,服务内容不断升级迭代。
1996年《艺坛照妖镜之96应召名册》的拍摄,意外暴露了这个行业的运作细节。
电影中“纯情玉女组”“中环丽人组”“放荡鱼蛋组”的细分市场划分,正是古惠珍团队的真实业务模块。
“该片上映后三个月内,香港高端餐厅的私人包厢预订量激增240%,间接印证了银幕内外的联动效应”。
法律重拳最终在1997年落下。
警方通过追踪17岁未成年艺人的银行流水,顺藤摸瓜摧毁了古惠珍经营十二年的网络。
“庭审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团队经手的交易总额超过2.7亿港元,服务范围涉及影视、金融、地产等多个领域”。
这场世纪审判不仅终结了初代“淫媒”的职业生涯,更促使香港修订《防止贿赂条例》,将娱乐圈中介服务纳入监管范畴。
耐人寻味的是,古惠珍出狱后竟在影视圈找到新出路。
从《快乐的小鸡》到《香港奇案》,她本色出演“妈妈桑”的角色形成独特戏路。
“这种黑色幽默的职业转型,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娱乐圈对灰色历史的矛盾态度”。
那些年她参演的23部影视作品中,有17部涉及风月题材,这种自我消费现象成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特殊注脚。
当时间步入新世纪,这种传统“淫媒”模式在互联网冲击下逐渐式微。
但古惠珍留下的行业遗产仍在暗中流动——据廉政公署2023年报告显示,娱乐圈隐形利益输送案件数量较二十年前反而上升了18%。
“从实体饭局到虚拟代币,从线下密会到线上直播,金钱与美色的交易始终在寻找新的载体”。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光鲜舞台背后的阴影从未真正消失,只是不断变换着存在形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