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赖昌星为扩大势力托人求见朱镕基,朱镕基如何回复?

红色先驱 4天前 阅读数 373 #历史

1998年,朱镕基就任国务院总理,将打击走私列为重点工作,并于当年下半年展开了全国性反走私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

也就是在行动高潮之际,一起建国以来查处的最大经济犯罪案件——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开始浮出水面。

而这起走私案的主犯,正是后来逃亡加拿大12年才被押解回国的赖昌星。

1958年,赖昌星出生于福建农村,文化水平只到小学。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一手构建起了全国最大的走私帝国。

90年代初赖昌星走关系拿到香港居民身份,并在香港注册了远华国际有限公司,后以港商身份回到福建,于1994年成立厦门远华电子有限公司,专营走私芯片,1996年又成立厦门远华集团有限公司。

从公司名称的转变上不难看出,这时的远华集团,业务进一步扩展,走私范围不断扩张,并在短短几年间成为了厦门的知名大企业,与此同时,赖昌星将几乎全部家族成员,包括妻子、兄弟、妻弟全部拉入了伙

1996年之后,以赖昌星为首的家族式走私集团,通过金钱铺路,将“七子”票子、女子、位子、房子、车子、本子全方位关照到,贿赂厦门海关及金融多个部门官员;耗资7000万建造“红楼”,内设桑拿包房等设施,拉拢官员;最后再出高薪,将海关、公安等部门官员的亲属招入公司,巩固关系,左右逢源,最终结成一张复杂坚固的腐败网络,进行猖狂的地下走私活动。

1998年,朱镕基就任国务院总理,针对走私活动采取了一系列铁腕手段。

而赖昌星尽管通过贿赂编织了庞大的关系网,却始终未能直接接触到朱镕基。

据报道,早在1998 年春节,朱镕基在厦门参加团拜活动时,赖昌星就曾托人求见,但遭到拒绝。

朱镕基当时当着很多官员的面说,让赖昌星先拿出26亿元(还有一说10亿元)补税!

这一细节前尘,也足见朱镕基对腐败的零容忍,与此同时意味着赖昌星企图向更高层延伸渗透扩大势力而未能得逞。

1999年,中央收到一封74页的举报信,举报远华集团赖昌星走私。

朱镕基当即亲批成立“420 专案组”,调集 300 名武警进驻厦门海关。

很快,大量走私证据被查获,共600多名涉案人员被审查,300多人被追究刑责,14人一审被判死刑,其中不乏厦门海关原关长以及福建省公安厅原副厅长等高层官员。

尤其在“重灾区”厦门海关,前后160多人落马,超厦门海关人员总数的十分之一。

经查实,远华走私案的涉案金额达到了530亿元人民币,偷逃税款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堪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的一起经济犯罪案件”。

在整个案件的查处过程中,朱镕基始终强调“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并推动海关系统改革,堵上了监管和走私的漏洞。

1999年8月,赖昌星携妻子仓皇逃往加拿大,度过12年流亡岁月,一直到2011年7月23日被遣返回国,并于2012年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周刊.朱镕基如何回复赖昌星当年托人求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红色先驱

红色先驱

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