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副总裁回应泼水事件,车外语音开车门功能引热议,官方表态不支持该操作
话说,泼水节上被人喊一句“理想同学,开门!”,车门就开了,还直接泡水了,这事儿你敢信?
真要是这样,以后谁还敢开智能汽车出门啊?
4月15日,云南泼水节,那叫一个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结果,一辆理想汽车就这么“湿身”了。
网上传的视频那叫一个热闹,说副驾乘客想躲水,结果车外有人喊了句“理想同学,开门!”,车门就开了,直接被泼成“泡水车”。
车主那肯定不乐意啊,说车子进水要修。
这事儿一出,舆论可炸锅了。
现在谁家还没辆智能汽车啊?
要是真能这么随便语音解锁,那安全性也太没谱了吧?
说白了,大家对智能汽车的信任度,一下子就降到了冰点。
关键时刻,理想汽车的副总裁刘杰站出来了,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辟谣,说啥?
“理想汽车不支持通过车机语音解锁车辆,更不支持车外语音唤醒打开车门!” 语气那叫一个斩钉截铁。
光说不行,还得拿出证据。
理想汽车的产品经理亲自上阵,做了两个测试。
车外测试:站在车外喊“理想同学,解锁”,没反应;车内测试:车内喊“理想同学,打开车门”,还是没反应。
这下,算是把那些谣言给击碎了。
理想汽车还解释了,他们的车机系统设计上,压根就没语音解锁车门这个功能。
车外语音唤醒功能,也只能在特定情况下控制车窗,而且还得用户手动开启相关设置。
话说回来,智能汽车的安全问题,还真不是第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
咱就说2022年,理想ONE的辅助驾驶,就闹出过不少幺蛾子。
有些车主反映,车子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时,会突然减速或者识别错误,那可太吓人了。
虽然后来理想汽车说是软件算法有问题,通过OTA升级解决了,但这事儿也给大家提了个醒,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还真得时刻注意。
还有2023年,理想汽车搞了个OTA升级,结果有些用户发现,车子会自动开启“哨兵模式”,还把拍摄到的画面上传到云端。
这下,用户又不乐意了,说你们是不是想偷窥我的隐私啊?
理想汽车赶紧解释,说这是为了提升车辆安全,而且用户可以自己关闭这个功能。
大家对数据隐私的担忧,还是挥之不去。
你品,你细品,这些事情,是不是都指向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智能汽车在功能设计上,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而且,不光是理想汽车,其他品牌的智能汽车,也出过类似的问题。
就拿今年3月份来说,有小鹏汽车的车主就爆料,说车子的语音控制系统突然失灵,导致无法调节空调和音响等功能,影响了驾驶体验。
更可怕的是,网络安全专家还警告说,智能汽车存在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黑客可能通过入侵车辆的车载系统,远程控制车辆的某些功能,例如解锁车门、启动发动机等。
虽然目前还没发生大规模的黑客攻击事件,但这种潜在的安全风险,想想就让人后背发凉。
那车企们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为了保障车外语音控制的安全性,很多车企都采取了类似的策略。
比如说,限制车外语音控制的功能范围,只允许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控制车窗或后备箱;要求用户手动开启车外语音控制功能;以及在车辆上安装传感器,判断车外人员的身份和意图。
理想汽车的刘杰也说过,理想汽车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始终将安全性放在首位,而且还强调了多重冗余设计的重要性。
回到“泼水事件”本身,虽然最终被证实是人为操作,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智能汽车的智能化功能,在带来便利的也可能引发安全和隐私方面的担忧。
车企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必须把用户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对智能化功能的安全性测试和风险评估,并及时回应用户的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设计。
作为用户,我们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了解车辆的各项功能,并合理使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智能汽车的未来,需要车企、用户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安全、便捷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汽车这玩意儿,水深着呢,且开且珍惜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