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广东9岁女孩身患白血病,母亲不管,90后姑姑花光积蓄救侄女

运赛过去 5天前 阅读数 14 #历史

广东河源,一个9岁女孩的鼻血滴落作业本,拉开了与死神较量的序幕。白血病如阴影笼罩,母亲冷漠离去,留下无助的家庭。

然而,90后姑姑毅然站出,花光积蓄为侄女点燃生的希望。这是一个揪心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爱与坚持的奇迹。

廖菲,2012年出生在广东河源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她从小跟妹妹一块儿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因为父母在她还小的时候就离了婚。

母亲走后就没再联系过,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全靠爷爷种点地、偶尔干点零活,奶奶操持家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家里条件虽差,廖菲却是个挺懂事的孩子。她喜欢画画,课间常给同学讲笑话,脸上老挂着笑。老师和村里人都说,这丫头命苦归苦,性子倒一点不孤僻,挺招人喜欢。

廖艺,廖菲的姑姑,1992年生的,是家里最小的闺女。她个子瘦高,留着齐肩短发,走路带点风。高中毕业后,她不想窝在村里种地,揣着几百块钱就跑去深圳闯荡了。

刚开始她在电子厂干流水线,每天站十几个钟头,手上全是茧子。后来她自学了打字和一些办公软件,跳槽到一家小公司当文员。

几年下来,她攒了十几万,买了辆二手车,还在深圳郊区付了首付弄了套小房子。她这人性格要强,做事麻利得很,同事都叫她“拼命三郎”。

虽然在外拼搏,她对家里人一点不抠门,尤其是对廖菲这侄女。每年春节,她都开车回村,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给廖菲带新衣服、糖果啥的。

廖强,廖菲的爹,1978年生的,是个话不多的人。他长得挺结实,皮肤晒得黑乎乎的,脸上皱纹深得像刀刻的。离婚后,他一个人扛起养两个闺女的重担。

为了多挣点钱,他在福建一个建筑工地干活,每天扛水泥、搬砖头,晚上就睡工棚里。他一年难得回几次家,每次回来都给闺女们带点小玩意儿,比如一袋零食或者一个塑料玩具枪。

他喜欢蹲院子里抽烟,看着廖菲跑来跑去,嘴角会微微翘起来。电话里他老叮嘱他妈照顾好孩子,语气平平淡淡,但透着份心意。

陈秀兰,廖菲的奶奶,1955年生的,是个地道的农村老太太。她背有点驼,头发白了大半,手上老茧厚得跟树皮似的。

年轻时她跟老伴儿一块种地养家,儿子离婚后出去打工,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饭,中午挎个篮子去田里拔草,晚上还得缝补衣服。

日子苦是苦,她从不吭声,总想着让孙女们吃饱穿暖。她常念叨:“日子苦点没啥,只要孩子们好就行。”在她操持下,廖菲小时候虽然穷,但还不缺温暖。

廖菲患病、母亲冷漠、姑姑救治

2021年6月15日,河源市龙川县的小学教室里,暑热让人有点喘不过气。那天廖菲正低头抄课文,突然鼻子一热,几滴血滴在作业本上,红得刺眼。

她拿袖子擦了擦,可血越流越多。旁边的同学吓了一跳,喊老师过来。班主任拿了纸巾让她按住鼻子,可血还是止不住,最后带她去了校医院。

校医拿棉球塞住她鼻子,说可能是天热上火,让她回去多喝水。老师给陈秀兰打了个电话,老太太沙哑着嗓子说可能是暑气重,没太当回事。

可接下来几天,流鼻血成了常事。6月底一个夜里,廖菲睡着睡着突然坐起来,捂着鼻子。陈秀兰被吵醒,点上煤油灯一看,枕头上一片血。

她赶紧拿毛巾擦,可怎么也擦不干净。她心里有点慌,第二天带廖菲去村里卫生所。医生开了点中药,说是上火。

没过两天,廖菲开始发烧,额头烫得吓人,嘴唇干得裂开。她躺在床上,虚弱得连话都说不利索。陈秀兰摸着她额头,手抖得厉害。

她掏出家里仅有的几十块钱,抱着廖菲去了镇上卫生院。医生检查后脸沉下来,说孩子脸色太差,可能是大病,让赶紧去县医院。

7月12日,陈秀兰借了邻居的摩托车,带着廖菲颠簸20公里到了县医院。医生安排了血常规检查,下午结果出来,护士说白细胞不正常,建议去市里大医院确诊。

陈秀兰听不懂啥叫白细胞,但看护士那表情,心里咯噔一下。她给儿子廖强打电话,哭着说菲菲病了,很严重。廖强正在工地搬砖,放下电话就请了假,连夜坐大巴赶回河源。

7月14日,廖强带着廖菲和老娘到了河源市人民医院。医生建议做骨髓穿刺,结果第二天出来,确诊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得马上治。

廖强愣在原地,陈秀兰瘫坐着哭。医生说河源条件不行,建议去深圳或者北京的大医院。廖强攥着拳头说,多少钱他都治。

8月8日,廖艺正在深圳加班接到老娘电话,得知廖菲得了白血病。她挂了电话就给哥哥打过去,说带菲菲来深圳,她来安排。

那天晚上,廖强借了辆面包车开到深圳儿童医院门口。廖艺早早等在那儿,手里拎着给侄女买的饭盒。

车门一开,廖菲被奶奶抱着下来,瘦得像根竹竿,脸色白得吓人,走路都晃悠。廖艺接过她,眼眶一下子红了。

8月9日,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还是白血病,医生建议去北京治效果更好。8月10日,廖艺买了三张机票,一家人飞北京。

8月12日,他们住进北京一家专科医院。医生开了化疗方案,说两个疗程后得做骨髓移植,总费用得几十万。

廖强借遍亲戚凑了4万多,廖艺把存款全掏出来,还把车和房子挂出去卖。她跟哥哥说,菲菲不能等,咱得拼一把。

化疗开始后,廖菲头发掉了一大把,疼得夜里睡不着觉。她有次问姑姑想妈妈,廖艺让哥哥联系前妻。

廖强打过去,对方冷冰冰地说没钱也管不了,就挂了。廖强气得摔了手机,廖艺怕侄女听见,只能哄她说妈妈忙。

后来咋样了?

化疗的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廖艺卖了房子和车,凑了20多万,可没多久就花光了。廖强借无可借,急得满嘴起泡。

2021年9月初,实在没办法,廖艺在网上发了个筹款帖子,附上诊断书和照片。帖子发出去后,慢慢有人看。第二天,一个陌生人捐了500块,留言说孩子可怜,祝早日康复。

后来捐款越来越多,有10块、50块的,也有上千的。几天下来,筹了25万。廖艺看着手机,眼泪滴在屏幕上。她给每个捐款的人发感谢信,手指敲得发麻。

骨髓配型是个大难题。医生说亲属配型成功率高,廖强坚持自己试。

9月15日,他去采了血,几天后结果出来,配型成功。一家人都松了口气。10月初,廖菲进了第二个化疗疗程。药下去她疼得攥着被子,廖艺守着她擦汗。

2021年12月2日,骨髓移植手术开始。几个小时后医生说手术顺利,接下来看恢复。术后廖菲进了无菌仓,廖艺每天隔着玻璃看她。护士说她挺配合,吃药打针都不闹。

恢复期不好熬。12月中旬,廖菲低烧了三天三夜,医生调了药才退下去。廖艺每天喂她流食,用棉签给她擦嘴。有次她醒过来想要糖,廖艺剥了块奶糖给她,她嚼了几下笑了。

12月30日,医生检查说她指标正常,可以出院了。那天她穿着新毛衣站在医院门口,阳光洒在脸上,暖乎乎的。

2022年春节,廖菲回了河源老家。村口榕树下,她拄着拐杖慢慢走,脸上有了点血色。3月她回了学校,同学们围着她问这问那,她笑着说自己好了,能跑能跳了。

她还得定期复查,但医生说按时吃药复发可能性低。廖强回福建打工还债,廖艺在深圳重新找了份活儿,从头攒钱。她说菲菲活着比啥都值。

至于廖菲她妈,从头到尾没露过面,连电话都没回一个。

这场病折腾了半年多。2021年6月那场鼻血,成了廖菲人生的转折点。她靠着瘦弱的身子扛过了化疗和移植,廖艺用爱撑起了这个家。

村里人说,幸亏有廖艺,不然这孩子早没了。社会捐款和医生的努力,也让这故事有了个好结局。现在廖菲课间还会画画,有时画病床,有时画她跟姑姑牵手的背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