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母亲离奇惨死出租屋!两套房背后的秘密,竟牵扯致命情人交易

青案鉴闻 2周前 (03-15) 阅读数 9 #推荐

2013年元旦,河北廊坊文安县左各庄一片喜庆,可王某却总觉得心里不安。

王某惦记着邻居费某,来到她家。费某的出租屋屋门紧锁,透着一股异样的安静。王某凑到窗前,捅开没玻璃的窗户纸往里一瞧,这一眼,差点把他魂吓飞!

屋内地上躺着个人,仔细一看,正是费某!她全身赤裸,身上沾满了鲜血,上身和头部被棉被半掩着,旁边还压着几块染血的砖头,鲜血从砖头下渗出来,在地上蔓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费某的手机也被摔得粉碎,零件散落一地。

王某慌得不行,手忙脚乱掏出手机拨打了110。

很快,侦查员风驰电掣般赶到现场。一进屋,那浓烈的血腥气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皱眉。

这案发现场透着说不出的诡异,死者死状凄惨,财物却没丢失,现场也没被翻动的迹象,凶手究竟为何下此狠手?这谜团,就像一团乌云,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心头。

费某的复杂生活

侦查员们在案发现场一无所获,决定从死者费某的生活轨迹入手,试图找出隐藏的线索。

费某来自陕西,今年28岁,是个离异的单身母亲。为了生活,她独自带着女儿来到河北文安左各庄,在这里一待就是好几年。

奇怪的是,她租了两处房子,一处位于村正中,房屋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和女儿平时就住在这里。而另一处则是案发的那间破旧老宅,又破又旧,费某几乎不在这儿生活。

这一反常现象让侦查员们十分疑惑,一个单身母亲为什么要租两套房子呢?

左各庄以木材加工业闻名,人口众多,板厂用人量大。费某平日里接触的人不少,生活看起来也并不拮据,但她左手有残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也没有固定的正经职业。

她每天早出晚归,邻居们对她的生活了解甚少,甚至连她靠什么维持生计都不清楚。

侦查员们调取了费某的通话记录和网络聊天记录,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她的联系人多达一百多个,其中大部分都是男性。而且,她经常在晚上和这些男性聊一些极为放纵的话题,手机里存的还都是别名。

这混乱的情感关系,让侦查员们感到棘手。

案发当晚,与费某联系的三个号码都没有进行实名制登记,他们究竟是谁?和费某又是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如同一个个谜团,笼罩在案件之上,让这起命案愈发扑朔迷离。

前男友孙某的嫌疑

在对费某复杂生活的调查陷入僵局时,一条线索让案件有了新的转机——费某曾和前男友孙某多次打架,派出所里还留着相关报警记录。

侦查员迅速行动,从派出所调出了报警记录。

那是2012年10月的一天,费某哭哭啼啼地和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孙某来到派出所。费某控诉孙某酒后对她实施殴打,在民警的耐心调解下,两人才和解离去。

从记录来看,两人恋爱初期关系还算融洽,可后来孙某酗酒的毛病越来越严重,不仅生活不检点,还经常因为琐事和费某争吵、打架。费某不堪其扰,提出了分手,但孙某却一直对费某纠缠不休。

孙某的嫌疑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侦查员们很快找到了他打工的木材加工厂,并将他传唤至刑警队。

面对询问,孙某坚称自己早在2012年12月就和费某分手了,之后再也没有联系过。

然而,侦查员查看孙某手机时却发现,1月1日下午四点左右,他不仅给费某打过电话,还发送了一条短信。

当侦查员把通话记录摆在孙某面前时,孙某先是眼神闪躲,随后又辩称自己只是太想念费某,想问问她过年回不回家,要是不回就叫她一起过年。

可电话没打通,就发了短信,费某也没回复。

孙某这牵强的解释,让他的嫌疑进一步上升,侦查员们判断,案发当天下午死者手机内的三个通话记录中,很可能就有孙某预先约费某出来的电话,而且当天下午发的短信说不定也被孙某删除了。

为了核实孙某的说法,侦查员们马不停蹄地前往孙某打工的木材加工厂,调取了工厂车间内的监控录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监控画面显示,案发当晚孙某确实一直在厂内工作,中途仅外出了十分钟。从工厂到案发现场再返回工厂,短短十分钟根本来不及,孙某的作案嫌疑暂时被排除。

三轮车司机的线索

就在案件因为孙某嫌疑的排除再次陷入僵局时,一组侦查员决定加大对案发现场周边的排查力度。

他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断调取路边监控,逐一询问文安县左各庄主要街道上的出租车、三轮车司机,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

三轮车司机张某回忆起,在2012年12月27日那天,他曾在案发地点接过费某母女二人。

当时,费某母女神情正常,没什么特别之处,张某按照要求,载着她们行驶过文安县左各庄中心街道,把她们送到了费某租住的另一处出租房内。

就在张某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男人走进了费某的房间,两人还交谈了起来。

张某对这个男人有些印象,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张某清楚地记得这个男人的住址和工作单位。

原来,这个男人也曾搭乘过张某的三轮车,两人闲聊过几句,所以张某才能准确地说出这些信息。

侦查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他们立刻对这个神秘男人展开暗中调查。

经查实,该男子姓蔡,同样来自陕西,在左各庄某木材加工厂打工,而且他与死者费某曾是情人关系。这个发现让案件有了重大转机。

进一步调查发现,案发当天费某与蔡某有过联系,并且蔡某在案发当晚很晚才回家。

种种迹象都显示,蔡某很有可能就是最后见到费某的人。这一关键线索,让陷入困境的案件调查重新看到了希望。

因财导致的悲剧

侦查员们锁定蔡某后,迅速对他展开传唤。

面对警方的询问,蔡某表现得异常淡定,就好像这事儿跟他毫无关系一样。

蔡某告诉侦查员,2012年12月27号下午,费某给他打电话,让他过去。两人在费某的出租房里约会,之后他便离开了,走的时候大概是晚上十点左右。

他还说,当晚十一点左右,费某接到一个电话,说晚点还有事,就催促他赶紧离开。

可细心的侦查员们却发现了破绽。调查显示,费某的手机在案发当天晚上十点以后根本就没有通话记录,这和蔡某的说法完全对不上。

察觉到异常的侦查员不动声色,继续仔细询问蔡某当晚约会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派出另一组人去核实他说的每一个地点。

蔡某说,下午他和费某在一个小饭店吃饭,侦查员找到饭店老板和服务员,证实确有此事。两人吃完饭出来,路过一个移动公司,那里的监控探头记录下了他们的身影。

监控画面显示,案发当晚18时45分左右,蔡某穿着一件黄色外套,和费某并肩悠闲地经过移动公司大门口。

但蔡某之前却坚称自己当时穿的是深色衣服,还说衣服送去干洗了。

侦查员们立刻赶到干洗店,提取了蔡某送去的那件黄色外套。干洗店服务员回忆,送来的时候衣服是用塑料袋子装着的湿衣服,上面还沾了很多洗衣粉。

当侦查员把从干洗店提取的黄色外套和服务员提供的情况摆在蔡某面前时,蔡某瞬间沉默了,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紧接着,侦查员对衣服上提取的微量喷溅血迹进行DNA比对。面对铁证,蔡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终于全盘托出了案发当天的犯罪事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原来,蔡某和费某自2012年4月结识后,一直保持着暧昧关系,还时常约会。可每次约会,费某都会向蔡某索要生活费。

案发当晚,两人激情过后,费某又一次提起生活费的事儿。当时蔡某钱包里的现金所剩无几,他实在拿不出来,两人便为此发生了激烈争执。

愤怒之下,蔡某失去了理智,随手拿起旁边的砖头,朝着费某的头部狠狠砸去,直到费某没了动静才停手。

随着案件的审理,蔡某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刑罚。他将在监狱中度过漫长的时光,为自己的冲动和残忍付出沉重的代价。

费某与蔡某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欲望与利益的交易之上,恰似在情感的速食店里,冲动地点了一份看似诱人的 “激情套餐”。

他们满心欢喜地享受着这份短暂的刺激,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背后正隐藏着足以致命的剧毒。

这种情感模式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巧妙地将人性中最原始、最本能的欲望,精心包装成了看似美好的 “自由” 与 “浪漫”。

费某为了维持生计,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生活费。而蔡某则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包括短暂的温存。在这场充满危险的游戏里,双方都逐渐迷失了自我,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漩涡。

他们就像两台冰冷无情的交易机器,被困在 “约会 - 索钱 - 争吵” 这个恶性循环中,不断地消耗着彼此的精力、情感,甚至生命。

每一次约会,都不过是利益交换的前奏;每一次索钱,都像是在双方脆弱的关系上狠狠划上一刀;每一次争吵,都让他们离毁灭更近一步。

最终,这场危险的游戏以最惨烈的方式落幕,将他们一同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青案鉴闻

青案鉴闻

每日深度解谜全网热议案件:穿透舆论迷雾,还原真相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