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险业利润亮眼,为什么基层员工感受不到?

含烟评趣事 6天前 阅读数 2 #社会

最近发生了一件尴尬事。某保险上市公司采用直播方式发布年报数据,第三方媒体上留言却是:“**公司通过剥削员工,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家可能还想加一个高质量,就是基层员工工资待遇质量提升。““应该关心一下基层员工的收入。”“还请多关心基层员工收入问题,减少一系列额外考核,同工收入得不到保障,服务必然打折。”……以上留言当然不能代表所有基层员工的意见,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2024年财险行业利润大增长,但是基层员工收入没有同步提升。为了确保严谨性和客观性,我们把问题扔给了DeepSeek,它给出了以下的答案,供读者参考:

2024年财险行业整体利润表现亮眼,以中国财险为(注:人保财险)例,净利润同比增长30.9%至321.61亿元,太平财险净利润更是同比激增831%。

然而,基层员工未能直接受益的现象可能由以下多重因素导致:

1. 利润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而非承保业务

中国财险2024年总投资收益达349.37亿元,同比增长67.9%,成为净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承保利润却同比下降43.9%至57.13亿元。

这说明公司利润更多来源于资本市场表现,而非基层员工的业务拓展或服务能力。

基层员工的薪酬结构通常与承保业绩挂钩,投资收益的增益可能未直接反映在员工绩效中。

2. 成本控制压力与综合成本率优化

中国财险的综合成本率为98.8%,太平财险为98.1%,均接近盈亏平衡线。为应对市场竞争和赔付压力(2024年全行业赔付金额达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9.4%),企业可能通过压缩运营成本(如人力成本)来维持利润率。

例如,技术替代(如AI平台推广)可能减少了对基层人力的依赖,但未同步提升员工待遇。

3. 利润分配倾向于股东回报与资本积累

中国财险2024年派发每股股息0.54元,其中末期股息0.332元,全年股息支付率约37.3%,这种高比例分红政策更侧重于股东回报,而非员工福利。

此外,公司通过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将资金用于偿付能力提升而非员工激励。

4. 行业结构性调整与资源倾斜

财险公司近年聚焦非车险业务拓展(如农险、绿色金融、巨灾保险等)和科技转型,资源更多投向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例如,中国财险非车险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9.3%,且推出多项首创保险产品,此类战略调整可能使高层管理者或技术团队获得更多奖励,而基层员工的传统业务贡献被弱化。

5. 薪酬体系与绩效考核机制滞后

基层员工的薪酬结构通常基于固定工资与业务量挂钩,但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考核指标可能未及时调整。

例如,车险业务强调风险定价能力与新能源车险质量优化,但基层员工的绩效标准可能仍停留在保费规模上,导致其收入增长受限。

6. 行业竞争与市场份额压力

中国财险市场份额为31.8%,保持行业第一,但需持续投入市场拓展(如家自车新车市场份额达38.8%),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促使公司将利润用于渠道建设或价格战,而非员工福利提升。

总结

财险行业的高利润并未惠及基层员工,本质上是利润来源结构、成本控制策略、分配机制与行业转型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若要改善这一状况,需优化薪酬体系(如将投资收益部分纳入员工激励)、调整绩效考核标准(强化服务与创新贡献),并在股东回报与员工福利间寻求更平衡的分配策略。(部分内容来自AI)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含烟评趣事

含烟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