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险业利润亮眼,为什么基层员工感受不到?
2024年财险行业整体利润表现亮眼,以中国财险为(注:人保财险)例,净利润同比增长30.9%至321.61亿元,太平财险净利润更是同比激增831%。
然而,基层员工未能直接受益的现象可能由以下多重因素导致:
1. 利润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而非承保业务中国财险2024年总投资收益达349.37亿元,同比增长67.9%,成为净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承保利润却同比下降43.9%至57.13亿元。
这说明公司利润更多来源于资本市场表现,而非基层员工的业务拓展或服务能力。
基层员工的薪酬结构通常与承保业绩挂钩,投资收益的增益可能未直接反映在员工绩效中。
2. 成本控制压力与综合成本率优化中国财险的综合成本率为98.8%,太平财险为98.1%,均接近盈亏平衡线。为应对市场竞争和赔付压力(2024年全行业赔付金额达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9.4%),企业可能通过压缩运营成本(如人力成本)来维持利润率。
例如,技术替代(如AI平台推广)可能减少了对基层人力的依赖,但未同步提升员工待遇。
3. 利润分配倾向于股东回报与资本积累中国财险2024年派发每股股息0.54元,其中末期股息0.332元,全年股息支付率约37.3%,这种高比例分红政策更侧重于股东回报,而非员工福利。
此外,公司通过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将资金用于偿付能力提升而非员工激励。
4. 行业结构性调整与资源倾斜财险公司近年聚焦非车险业务拓展(如农险、绿色金融、巨灾保险等)和科技转型,资源更多投向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例如,中国财险非车险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9.3%,且推出多项首创保险产品,此类战略调整可能使高层管理者或技术团队获得更多奖励,而基层员工的传统业务贡献被弱化。
5. 薪酬体系与绩效考核机制滞后基层员工的薪酬结构通常基于固定工资与业务量挂钩,但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考核指标可能未及时调整。
例如,车险业务强调风险定价能力与新能源车险质量优化,但基层员工的绩效标准可能仍停留在保费规模上,导致其收入增长受限。
6. 行业竞争与市场份额压力
中国财险市场份额为31.8%,保持行业第一,但需持续投入市场拓展(如家自车新车市场份额达38.8%),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促使公司将利润用于渠道建设或价格战,而非员工福利提升。
总结财险行业的高利润并未惠及基层员工,本质上是利润来源结构、成本控制策略、分配机制与行业转型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若要改善这一状况,需优化薪酬体系(如将投资收益部分纳入员工激励)、调整绩效考核标准(强化服务与创新贡献),并在股东回报与员工福利间寻求更平衡的分配策略。(部分内容来自AI)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