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拒发签证,我代表无法入境,中方代表发声,联合国搬迁势在必行
最近,一场围绕联合国总部选址的争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美国作为联合国东道国,频繁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不给发放签证,导致中国、俄罗斯等多国代表无法正常参与国际事务。
2025年4月25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议厅内,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罕见地以严厉措辞抨击美国:美方将签证作为政治工具,不仅违反外交礼节、国际法义务,更践踏基本人道原则!
与此同时,有130多个国家联名呼吁重新选出来一个联合国总部选址,一场关于国际秩序重构的博弈悄然展开。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赴美签证拒签率高达37%,俄罗斯更是达到了47%。
美国以技术审查为名拖延签证发放,导致中国代表多次缺席关键会议。这种无理操作已远超技术审查范畴,成为了地缘博弈的工具。
并且美国只对于自己认为“不友好”的国家进行刁难。
2023年联合国裁军会议上,中方因签证问题未能投票;2024年气候变化大会上,巴勒斯坦代表甚至被禁止入境,会议被迫推迟1.5天。
俄外长拉夫罗夫曾因签证受阻被迫视频参会,伊朗外长则被拖延至会议前一天才获签证。
2013年,美国还曾抓捕了赴美参加联合国会议的印度女外交官,给出的理由是“签证违规”,并将其驱逐出境。
但对于美国自己的盟友倒是大方,实行了72小时极速签证,盟友在在美国简直是畅通无阻。
所以我们代表团发言人耿爽在联合国东道国关系委员会会议上火力全开,揭露美国的罪状。
美国阻碍国际议程,让中国代表团因签证问题多次缺席裁军、气候变化等关键议题投票,直接影响全球治理决策。
还违反了外交礼节,美国无视外交人员的基本权利侵犯人权,作为东道主却如此无礼,缺乏待客之道。
并且外交官家属就医、子女入学等基本权利被限制,甚至发生威胁他国外交人员的事件。
这些美国外交罪状被耿爽说出来之后,在会议上引起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看来美国的种种行为早就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迫于美国的霸权主义一直没敢发声。
但中国从不惯着美国,就是要把他的卑劣行为让大家看清楚。
美国在好几十年前就被联合国的各个成员国认定是东道国了,毕竟联合国的总部就在美国的纽约。
那就更应该遵守和联合国签的那些法律承诺,对其他国家把该尽的国际义务都尽好。
但美国不仅不给其他参加会议的国家外交人员帮助,还滥用东道国地位的行为致使相关国家无法按时赴联合国履职,无法有效地参与联合国工作,这种吃相太难看了。
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与其实际推行的孤立主义政策存在逻辑断裂。
这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大家想要重新选择联合国总部位置本质上是大家对于单边主义不断膨胀的集体回应。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直言:当裁判员把球场变后院,运动员有权更换赛场。并且提议把总部迁到日内瓦或者维也纳。
上海和北京也成为了热门选择,因为中国的行为和美国来比大相径庭,中国连续12年成为联合国维和第二大出资国,在刚果推行基建+医疗冲突治理模式,重塑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并且中国承担联合国会费比例超过了五分之一,从未拖欠,与美方26亿美元老赖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大家对于谁是新总部的理想选择都讨论不断,日内瓦与维也纳作为传统中立国优势明显,但瑞士在俄乌冲突中冻结俄资产。
另外瑞士银行不仅提供了美国公民在该行的资产情况,还交出了其他国家公民的账户信息。他的中立性人设彻底崩塌。
北京的基础设施完备,也是政治中心。上海聚集了62国领事馆,硬件实力冠绝全球。中国维和贡献居安理会五常之首,软实力同样突出。
虽然讨论激烈,但是实际上搬迁的现实阻力是非常大的。法律门槛就是最大的问题,法律规定搬迁需获大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且美国手握安理会否决权。
而且搬迁的成本非常高,预估搬迁费用高达150亿美元,数万工作人员安置更成难题。
其实联合国这栋大楼建在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别让它成了某个国家的私人会所。
所以目前为了应对美国的单边霸凌,国际社会正探索多元应对方案,中国也一直在探索和推动多边关系的发展。
我们制定自己的标准,绕开美国技术铁幕。例如克拉玛依数字研讨会发布的《智能网联车产业发展计划》就已推动14国数据主权规则协同。
巴西、印度等国提议将安理会例会轮流在日内瓦、内罗毕举办,削弱纽约总部的垄断地位;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区域性平台则成为“替代性治理试验场”。
耿爽呼吁修订法律改革东道国的机制,用法律来约束美国的东道国义务。若美国持续违规,紧急特别联大可启动终止东道国协议的程序。
联合国总部搬迁之争,本质是单极霸权与多极共生的终极较量。尽管短期内搬迁难度巨大,但美国的行为已加速这个趋势。
全球一定会从霸权稳定论转向多元共治,全球南方国家通过上合、金砖等机制争夺话语权。
联合国搬迁的本质是国际权力格局的重构。美国若继续坚持美国优先无视规则,最后一定会失去国际信任。
签证风波不仅是中美博弈的缩影,更是旧秩序与新格局的碰撞。联合国若想重获公信力,必须摆脱单一强权操控。
正如耿爽所言:真正的领导力源于创造共赢,而非制造壁垒。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许不在于总部迁往何处,而在于国际社会能否重建对公平与正义的信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