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能与太平军打硬仗,关键在胡林翼,而不是曾国藩

聊聊历史 1个月前 (04-04) 阅读数 43 #历史

湖口惨败、樟树镇惨败,曾国藩的人生低落到极点。由于得不到咸丰重用,曾国藩干脆借口为母“丁忧”,回到湘乡老家,不再过问军务,试图以退为进,让咸丰挽留。谁知,咸丰不但爽快同意曾国藩“丁忧”之请,还告诉他“暂缓回营,以尽孝道”,其实是告诉他:你不回来也行,少了你无关紧要。

曾国藩这一走,就是三年,直到李秀成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八旗、绿营彻底溃散,曾国藩才重新回到军政舞台,担任两江总督,开始掌握实权。曾国藩离开的日子,湘军自然要靠胡林翼,也正是有了胡林翼之改革,才有湘军胜利之日。

胡林翼重铸湘军之第一步,即是强化一元领导体制,士兵绝对服从营官,营官绝对服从将领,将领则绝对服从主帅,搞垂直管理。与曾国藩配合之岁月,胡林翼便意识到湘军之弊端在“政令不一”,各自为战,小军阀气息浓厚,主帅往往调不动将领。

为何呢?湘军不是一人编练,而是一个集体,内部派系林立,并没明确隶属关系。例如,曾国藩苦战湖北、江西期间,大将王珍就从不听号,自己玩自己的,哪管曾氏死活。曾国藩战败靖港,水师、陆师全部溃散,曾氏亲自挥刀督师,将士却不加理会,继续逃亡,搞得曾氏两次投水自尽。

军令、政令不统一,想要战胜势力如日冲天的太平军,几乎不可能。为此,胡林翼便强化一元化领导体制,让全军、全体将士绝对服从自己;只要归自己调遣的部队,就只能听从自己号令,不容许自作主张。

胡林翼攻打武昌期间,罗泽南从江西战场前来之支援,石达开则乘势进军江西,席卷赣省,将曾国藩围困在南昌孤城,准备将其活捉。此时,曾国藩求救胡林翼,并请咸丰出马,让胡分兵回援江西,可直接遭拒绝。

罗泽南是曾国藩好兄弟,可支持胡之决议:“现在贼粮将尽,势日穷蹙,若得水陆俱下,釜中之鱼,必不能久生,遥湘勇遽然撤去,则润之中丞之兵单,不能独立于南岸,不特前功尽弃,其祸殆有不可知。”可知,胡在强化一元领导。

胡林翼拒绝回师江西,力争湖北上游,无疑是正确的。1856年12月,胡林翼终于拿下武昌,湖北清军开始大规模反攻。可以说,胡林翼此时强化了领导,湘军听从自己指挥,而不是毫无实权且回家“丁忧”的曾国藩。

太平天国灭亡后,为了让湘军之威名传之后世,王恺运编写《湘军志》,评价胡为:“中兴之业,实基自胡”,认为其地位高于曾国藩。此外,王恺运单独给胡林翼湘军写传,命为《胡军篇》,脱离曾氏湘军。

对此,曾氏湘军将领大为不满,认为这不能体现曾国藩之雄才大略,曾国荃于是让王安定写《湘军记》,以抵消《湘军志》之影响。从此可知,胡林翼强化一元化领导,曾国藩后来确实在效仿,大伙心中有主帅。

评论列表
  •   宇化贤  发布于 2025-05-04 07:58:23  回复该评论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聊聊历史

聊聊历史

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