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长城快评 | 基层干部“休假难”为何难解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节日“守望者”。来源:半月谈网 据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报道,加班调休、带薪休假,原本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节日“守望者”。来源:半月谈网

据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报道,加班调休、带薪休假,原本是基层干部的合理权利和诉求。然而,一些基层地区在工作任务重、人员不足的现状下,相关制度并不能完全落实。一些本来可以调休、休假的基层干部心怀忐忑,不敢、不愿向领导提及,默默承担了额外的加班和工作。

基层干部休假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形成现实困扰。有网友吐槽:在基层大概十多天就值班一次,且没有补休;也有网友表示:我所在的地方,休假政策从来没提起过。当然,基层干部并不是毫无休假机会,问题是,当基层干部休假时,能否保证不打折、不受干扰?对此,有的网友说得很直接:休假离岗了,单位有事还是会把电话打到你那里,甚至有一次我请年假去旅游,晚上还得找个网吧填报文件。此外,由于请假程序较为繁琐,有些干部干脆放弃了。

很多基层干部把“休假难”怪罪于领导不开明、作风霸道、不关心下属,这类情形自然有所存在,但在基层,即便是领导,在休假的问题上也有各种苦衷或“不得已”。

其实,基层干部的“休假难”之所以淤积难解,根本原因在于,基层总有“干不完的活”。一方面,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连接着每一个上级部门的要求。这些工作,项项有指标、件件得落实,加之考核要求很严、很细,基层人员忙碌不堪也就不奇怪了,在这种情况下,请假的要求自然显得“突兀”。加之一些基层单位人手紧张,一个人请假就会带来一片“震荡”,领导自然不希望下属请假;另一方面,“形式主义加班”风气在基层依然存在。正如网友所吐槽的,有的单位在经年累月的工作惯性下,形成了不健康的工作风气。在个别领导眼中,加班光荣、休息可耻,基层干部陷入无效内卷。于是,为加班而加班、表演式加班、忽悠式加班,也就成了很多人心照不宣的做法。

基层干部连正当休息都保证不了,如何消解负累和烦恼?又如何保持昂扬的工作作风、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4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作出“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的规定。同时,令人欣慰的是,据《人民日报》报道,各地严格执行规定,以考准考精考实为出发点,切实优化精简考核体系、指标和方式,把基层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无疑,唯有下大力气整治形式主义,建立起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形成工作、休息机制健康运转的局面,方能为化解“休假难”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也要优化和深化基层干部休假制度,使之实现体系化、规范化、透明化的目标,消除不敢休、不能休、休而不休等问题。维护基层干部休息权益,说到底,是要靠制度运行。对于无端设置难题、给下属穿小鞋、背后使绊子的做法,上级要严肃惩治,为基层干部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