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朱媛媛老师离世的消息,心里突然空了一块。说起来有些惭愧,作为观众,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荧幕上那些鲜活的角色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泼辣又心软的李云芳,《康熙微服私访记》里温婉贤淑的吕珠,那么生动的形象,怎么就突然说没就没了呢?
后来看新闻才知道,原来她已经默默和癌症抗争了五年。更让人难受的是,连葬礼都办得静悄悄的。她外甥女接受采访时说,家里亲戚都是从辛柏青老师的讣告里才得知消息,更别说圈外的我们了。这让我想起前阵子看到的明星动态,动辄一场活动全网直播,可朱老师这样的好演员,连告别的仪式都选择了最安静的方式。
仔细想想,其实她生病的蛛丝马迹早有流露。国家话剧院的田院长回忆起她时,声音都在发抖。她说这些年看着朱媛媛一次次化疗、一次次挺过来,心里早有准备,可真到了这一天还是难过得说不出话。记得田院长提到朱媛媛临终前只能吃流食,走后很快就火化了,想来最后这段日子,她一定承受了很多痛苦,却没让外界看到一丝狼狈。
翻到2021年金鸡奖后台的视频,她和刘敏涛老师聊得热络。一开始两人笑着拥抱,后来朱老师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虽然现场音乐很吵,但看口型,刘敏涛好像在问她怎么好久没拍戏,她轻轻说了句“做了个肌瘤手术”。现在再看这段画面,突然明白为什么当时她的笑容里总带着几分疲倦——原来那时的“小手术”,早已是命运埋下的伏笔。
她的师父晒出了今年1月的通话记录,朱媛媛在电话里反复叮嘱老人家注意身体,说等开春就去看望。她之前做客访谈时说过,生命最后想做的事是去寺庙,和师父聊天时也提到想去庙里见他,可惜最终没能成行。听着那些“等身体好些”的约定,突然就红了眼眶——原来有些人,真的来不及兑现最后的承诺。
主持人王为念的悼念文章让我鼻子发酸。他说以前总不理解为什么朱媛媛一次次拒绝节目邀约,直到现在才懂,那些年她推掉的邀约,或许都是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每次拒绝后她都会亲自打电话道歉,这么讲究礼数的人,大概心里始终装着别人,唯独忘了心疼自己。
有人说她“傻”,生病这么大的事都不声张,明明有那么多业内朋友,明明可以借着热度多为自己争取些什么。可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她最清醒的地方——比起让病情成为公众谈资,她更愿意把最后的时光留给家人,留给热爱的舞台,留给内心的平静。就像郎永淳说的,她“有尊严地走了”,这份从容,又有几人能做到?
王小骞的话很戳心:“她把苦难埋在心里,藏在角色背后,只留给世界一张带小虎牙的笑脸。”想起荧幕上她笑起来的样子,眼睛弯弯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暖。或许这就是演员最好的样子——用角色说话,用作品留存,至于生活里的风雨,都化作了舞台上的星光。
朱媛媛老师,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不再有病痛,愿您牵挂的人都能好好生活。您留下的角色,会一直陪着我们;您教会我们的从容与善良,也会在岁月里慢慢发光。一路走好,我们永远记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