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这次的做法,透着股实在劲儿。 香港火灾发生后,各路大佬的捐款数字陆续传开,李嘉诚捐1.2亿,马云捐6000万港元,个个都是大数目。而京东没喊口号,也没晒捐款单,只是默默启动了那条铁规——国内有灾情,临近仓库必须第一时间送物资。 26日火灾刚发生,京东的矿泉水、饼干就送到了现场,成了首家把救援物资送到位的企业。27日一早,又从7FRESH的熟食铺调了500多份热食,都是连夜做的,还说会跟着现场需求一直补。这些东西不贵重,却是受灾群众当下最需要的——渴了能喝口干净水,饿了能吃口热乎饭。 有人说这比起上亿捐款不算啥,可真到了灾难现场就知道,比起冷冰冰的数字,及时递过来的一瓶水、一份饭,更能让人感觉到暖意。那些喊着“捐多少”的,更多是做给外人看;而像京东这样直接调物资的,是真把事做到了灾民心坎上。 刘强东一直不喜欢“出大血”式的表率,他这套逻辑其实很简单:企业的担当不在捐款数字多亮眼,而在有没有提前备好预案,能不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冲上去。京东的仓库分布广,调动物资快,这种时候不搞虚的,直接把优势用在实处,比喊十句口号都管用。 现在太多企业把公益做成了“秀场”,捐钱要发通稿,送物资要摆拍。京东这次连条官方宣传都少见,还是现场志愿者发了视频,大家才知道他们一直在送东西。这种“闷头干事”的风格,反而让人觉得靠谱。 说到底,社会需要的不是“谁捐得多”的攀比,而是“谁能解决问题”的实在。刘强东和京东这次没站在聚光灯下,却用最朴素的方式证明了:担当不用喊出来,做了,大家都能看见。 你们觉得,这种“默默做事”和“高调捐款”,哪种更让人觉得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