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年"星座"级护卫舰项目搁浅 18艘建造计划泡汤 11月25日,USNI news曝出重磅消息。美国海军部正式宣布,放弃推进5年的FFG-62“星座”级护卫舰项目。仅保留已开工的2艘舰艇,后续18艘建造计划全部取消。 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从2018年启动到如今搁浅。短短5年时间,最终潦草收场。背后原因远比官方说辞复杂。 美方对外声称。项目不符合未来海战需求。将转向发展小型无人舰艇。但这只是表面托辞。真实情况是项目早已问题缠身。 首先是成本失控严重。首舰最初预算10亿美元。随着建造推进,费用不断飙升。最终突破15亿美元大关。5年时间成本上涨50%。这对美国海军来说难以承受。 成本暴涨的核心是建造混乱。项目采取“边改设计边施工”模式。施工过程中频繁调整方案。工人反复拆改,效率极低。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 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工业困境。美国去工业化持续多年。造船业人才大量流失。船厂严重缺乏合格技术工人。熟练技工缺口一度达30%。导致建造进度极度拖沓。首舰原定2026年交付。如今已推迟至2028年。 美军自身定位混乱也难辞其咎。“星座”级本质是护卫舰。却被强行堆砌高端设备。搭载了“宙斯盾”作战系统。还加装大量先进雷达和武器。试图让护卫舰具备驱逐舰的战力。 这种“小舰扛大炮”的设计。看似提升了性能。实则埋下诸多隐患。设备兼容性问题频发。动力系统不堪重负。整体可靠性大幅下降。完全违背了护卫舰的设计初衷。 护卫舰的核心定位是辅助作战。负责反潜、护航、巡逻等任务。强调性价比和实用性。而美军的过度要求。让“星座”级变得四不像。最终沦为高不成低不就的产物。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其执政期间不认可该项目。认为性价比太低。多次削减项目预算。直接影响了研发和建造进度。 这个项目的夭折。并非偶然事件。而是美国海军项目管理混乱。工业制造能力萎缩的缩影。近年来美国军工项目。成本超支、进度拖延已成常态。 “星座”级的搁浅。也让美国海军的舰队更新计划。遭遇重大挫折。未来如何填补战力缺口。成为美军面临的棘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