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高市早苗改口服软了,这是为何? 高市早苗改口服软了! 11月26日,日本共同社的三条快讯试图给持续近三周的中日外交风波"降温"——高市早苗一改11月7日的强硬姿态,改口称"日本无立场认定台岛法律地位",表示"有责任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这被视为是高市早苗"服软"的表态,对此,日本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解读为高市早苗正在"撤回此前涉台发言"。 那么,高市早苗为何口气改变了呢? 高市早苗之所以改口了,最根本的压力首先来自日本经济利益受损。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直接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其突出表现是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骤减,航空公司退票量激增,日本商品销售受到很大影响,旅店少了逐客,奢侈品店几乎没有人光顾了。 此外,更让日本财经高官头痛的是,日本股市连续下跌,日元兑换美元不断贬值,股市汇市表现让日本投资者冒冷汗。 还有,赴日的留学生可能减少,进口影片票房低迷,文教领域也在受冲击。 野村综合研究所警告,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日本经济可能面临“负增长”风险。对于经济的巨大冲击,使高市早苗面临巨大压力,这迫使高市早苗调整经济政策,试图缓解其疯狂言论带来的对于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然而, 高市早苗的经济刺激措施(如大规模财政扩张和补充预算)不但未能有效提振经济,反而加剧了债务风险和通胀压力。日本第三季度GDP按年率下降1.8%,显示经济衰退迹象;大规模支出可能推高财政赤字,并因劳动力短缺难以转化为实际增长。 此外,高市早苗之所以改口,其另一重要原因是她的涉台疯狂言论导致了中日关系进入紧张状态,高市早苗政府面临巨大的外交压力。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的挑衅举动遭到中国、俄罗斯等国强烈谴责,在联合国层面,被定性为“1945年后日本领导人首次鼓吹武力介入台海”,引发国际舆论审判。在 G20峰会期间,高市早苗被中方零交流,而且,欧洲国家也对日本亲美立场和试图扩张军力保持警惕,不像以前有较多互动;发展中国家因日本的强硬立场,也与之疏远,日本在国际舞台上,除了德国之外,似乎其外交存在感越来越低。 还有,高市早苗发布疯狂言论之后,她在国内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由于她的疯狂言论导致了对日本经济的严重冲击,使日本商家减少收入,使民众生活受到影响,因而,导致民众街头抗议增加,部分抗议者聚集首相官邸。 抗议活动者反对其激进言论,批评其“只顾抱美大腿,不顾日本利益”,要求她道歉,甚至出现了“高市早苗该辞职,去中国道歉”的抗议声音。 还有,高市早苗的疯狂言论引发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彦、鸠山由纪夫等政界人士批评,日本政界的一些政要也批评其言论过激,对外交不熟悉,破坏中日关系,没有资格继续当首相等。 此外,高市早苗涉台疯狂言论的强硬表态,以及她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使她引发中方的强烈反应。中国外交部通过“三连问”施压,使她面临理亏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迫使她调整措辞,避免直接涉及政府立场。例如,她将原定的“可能出兵”表述改为“假设性回答”,并承诺未来避免类似具体表达。 而日前,她更是软化口气,称"日本无立场认定台岛法律地位",表示"有责任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 最后,高市早苗作为自民党总裁当选后,面临党内保守派与外交务实派的平衡难题。其强硬立场可能加剧与中国的摩擦,影响日本整体外交空间。导致了日本国内外交务实派的不满,这将影响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坛的支持率,因而,她必须作出调整姿态,因而,也有评论认为,她的口气变软,或者说她的“服软”,只是是权宜之计,旨在维持中日关系基本稳定,避免外交孤立。 也有观点认为,高市早苗的软化姿态被视为对中国底线的妥协,以争取改善双边关系,避免进一步激化。 而还有评论指出,在明眼人看来,高市早苗这只是在做一场避重就轻、妄图蒙混过关的政治表演,并非是她基本立场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立宪民主党籍众议员大串博志表示,此前日本历届内阁都谨慎发表相关言论,高市应当撤回其言论。 而且,日本共产党和公明党均要求高市早苗撤回相关言论,以避免日中关系恶化 。 当然,高市早苗口气软化,被认为日前与特朗普通电话有很大关系。表明她意识到自己此次涉台言论的破坏性极大,她不肯对外界说自己跟特朗普有没谈台海问题,大概率是被特朗普批评了,这才使她改变了口气,改口服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