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鹰鹭因促统被停权咋看?孙玉良:国民党应当有“红统”一席之地】近日,台湾国民党“中常委”何鹰鹭因公开发布“促统”言论被国民党考纪委以“违纪”为名停权的事件,引发两岸舆论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岛内政治生态的扭曲,更暴露出国民党内部政治理念分歧的复杂性。目前国民党考纪委已同意何鹰鹭申诉并得到了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的支持,事情有了一点转机。我认为,国民党内应该允许有“红统”声音的一席之地,而不是“谈红色变”。何鹰鹭作为陆配一员,长期以理性声音呼吁两岸和平统一,其言论始终基于民族大义与历史正义。然而,不只民进党当局将其视为“威胁”,就连国民党考纪委也避之如蛇蝎,那两岸如何会迎来真正的和平呢?何鹰鹭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岛内支持统一的媒体人、学者、艺人屡遭打压,甚至被贴上“卖台”标签,高安国将军甚至被民进党当局判刑坐牢,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逻辑,暴露出民进党“台独”当局与国民党内部“独台”派对两岸统一进程的极端恐惧。从政治层面看,民进党对“促统”声音的打压,本质是试图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纽带;而国民党内部对何鹰鹭的打压,本质上基于历史上一贯的反G立场以及只想做和平使者却避谈统一的矛盾心态。然而,这种违背民族情感的逆流,终将被历史洪流淹没。何鹰鹭事件恰恰证明,不管是民进党的政治操弄还是国民党内部“独台派”的恐统惧统,非但无法阻止统一大势,反而会激起更多有识之士对“台独”及“独台”路线的反思。国民党允许“红统”声音存在,是时代赋予国民党的历史机遇。想当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就有许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中并肩作战共立军功。目前处于两岸关系是战是和的关键时刻,如果国民党内部连“红统”的声音都不允许存在,哪里有和平的诚意?所谓“红统”,并非指意识形态的简单移植,而是强调以民族复兴为共同目标,通过和平协商实现国家统一。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国民党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政党,其历史渊源与大陆紧密相连,若能摒弃蓝红对立思维,求同尊异,才能成为推动两岸融合的关键力量。从历史维度看,国共第二次合作就是“求同存异”的重要表现,两党放弃以往的过结,联手打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当前国民党若能正视“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与大陆展开对话,不仅可重塑自身政治形象,更能为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国民党把握允许“红统”声音存在的历史机遇,才有希望成为两岸关系破局的“关键变量”。请国民党想清楚,两岸最终实现统一是必然的,这是历史大势及民心所向。何鹰鹭事件的争论,本质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矛盾。从历史规律看,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无论是“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还是大陆对台政策的持续优化,都体现出对台湾同胞福祉的深切关怀。 民进党当局的“台独”幻想固然会破灭,国民党的“独台”思维也应摒弃。从民心所向看,台湾民间对统一的呼声从未消失,“反独促统”力量已形成不可忽视的民意基础,只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才能实现政治重生。统一大势不可挡,国民党当有大作为。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国民党内部若能允许“红统”声音存在,甚至更进一步主动融入国家统一进程,不仅可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更能为台湾民众开辟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历史将证明,任何逆流而动的“台独”或“独台”行径,终将被民族统一的洪流所淹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