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称蓝白理念不同合作无意义,孙玉良:求同存异才是大智慧】最近,国民党籍新北市长侯友宜评论郑丽文与黄国昌的“蓝白合”会谈时称,“如果大家的理念和想法不同,则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合作,这样的合作意义不大”,一句蓝白合意义不大,将台湾地区政治生态的微妙博弈推至台前。我的看法与侯友宜大大不同,我认为郑黄“蓝白合”谈判是积极的,已令民进党当局恐惧颤抖,“求同存异下架民进党才是大智慧。”我认为:理念差异非合作壁垒,务实破局方显智慧。侯友宜强调理念差异,却忽略了政治生态的复杂性。蓝白阵营虽在具体政策上存在分歧,但共同追求台湾地区稳定发展的目标才是核心。求同存异并非简单的妥协,而是以大局为重的战略选择。若因理念差异而放弃合作,实则是将民进党“独”派势力推向权力中心,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侯友宜与柯文哲“蓝白合”破裂已经得到过一次教训,至今仍未回过味来,可见其思维的僵化与愚钝。下架民进党就是蓝白最大的共识,若想实现这一目标,“蓝白合”是绕不过去的必然路径。郑丽文与黄国昌的“下架民进党”共同主张,本质是呼吁蓝白阵营以共同目标凝聚力量。民进党长期操弄“抗中保台”,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经济民生受损。蓝白阵营若能在“反对台独”等核心议题上达成共识,便能形成合力。也唯有下架民进党,才能为台湾地区开辟和平发展的新道路。而政治博弈不应囿于理念之争,而需以民众福祉为终极目标。我认为:侯友宜的“蓝白合”无意义论,不仅折射出他个人政治判断的局限性,更暴露出部分政治人物在关键时刻的短视与战略盲区。这一言论的深层逻辑,实则是将政党利益凌驾于选民福祉之上,以狭隘的视角否定合作可能,最终反噬自身政治生命。而郑丽文与黄国昌的“求同存异”则彰显了智者的格局。台湾地区的未来,不在蓝白谁主沉浮,而在能否团结力量下架民进党。“蓝白合”的本质是整合反对“台独”的力量,形成制衡民进党的统一战线。若因惧怕选票分流而放弃合作,无异于将政治理想让位于个人得失,最终削弱的是整体反对阵营的战斗力。台湾地区政治史反复证明,分裂的反对阵营终将沦为民进党的“提款机”。政治人物的核心使命是服务选民,而非固守党派私利。侯友宜的言论恰恰背离了这一原则,将个人政治前途置于台湾地区整体利益之上。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一定要有超越普通人的大局观,郑丽文与黄国昌的握手,在格局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侯友宜。历史从不等待犹豫者,行动才是破局之钥,希望国民党与民众党以务实态度凝聚共识,在2026年的“九合一”选举中战胜民进党,开辟两岸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