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男子的8岁儿子意外摔倒死亡,他强忍悲痛,给孩子在国有林地修了坟墓,安葬4个月后,他发现坟墓被毁,儿子的骨灰盒被丢在野地,石板压在儿子的骨灰袋上,男子悲愤万分,想起同村一村民曾警告他迁坟,因为离其祖坟太近了,男子认为林地不是该村民家的,就没同意,没想到遭此横祸。因此,男子报了警,这下闹大了。 杨建忠的儿子小杨今年八岁,是他和妻子的心头肉。夫妻俩常年在昆明打工,孩子寄养在乡下,由年迈的母亲照看。 小杨乖巧懂事,每次父母回家,他总是第一个冲出门去抱住爸爸的大腿。 小杨跟着村里几个孩子在后山玩耍,雨后石头湿滑,他一脚踩空,从斜坡上滚落下来。虽被及时送到镇上的医院,终究因颅脑损伤过重没抢救过来。 接到电话的杨建忠整个人都僵住了。赶回老家时,他抱着孩子冰冷的小身子痛哭失声。那一刻,他只觉得天塌了一半。 村里人建议:孩子早夭,不能进祖坟。 杨建忠强忍悲痛,最终决定在村北的国有林地里找一处背风向阳的位置,把孩子安葬在那里。 他把那块地清理干净,亲手垒起一座半人高的小土坟,用心挑选了几块平整的石板压在上面,旁边还种了两株白菊,希望孩子在那边不孤单。 他和妻子在坟前跪到腿麻,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泣不成声。 一切安静下来后,他才慢慢返回昆明继续打工。 安葬四个月后的一天傍晚,杨建忠在工地刚收工,裤腿上还沾着黄色泥浆,手机响了。 来电的是同村的周成海。 “杨哥,”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满,“有个事,要跟你说说。” 杨建忠疲惫地靠在墙边:“嗯,你说。” “你儿子小杨是早夭,你也知道,按咱们村规矩,小孩子不能进祖坟。”周成海语气慢慢重了起来,“你把坟建在我家祖坟旁边几米,这是啥意思?你恶心我家吗?” 杨建忠心里咯噔一下,皱眉道:“那地是国有林地,不是你们家的祖坟地,我又不是故意靠你们。” “国有又咋了?那片林子里葬了我们周家好几位族人,都几十年了。”周成海压低声线,“那就是我们周家的祖坟地。” “如果你能拿出证明,这片林地属于你们周家,那我马上迁坟。” 杨建忠说得很直接。 谁知对方突然冷笑:“我给你面子,给你时间。尽快把坟迁走,否则……我也不好说。” 说完,电话挂断。 他了解村里的一些人脾气倔,也知道某些旧习俗仍旧会被当成原则,但他始终相信,只要讲理,就能解决。 他决定暂时不去理会。 几天后,正当他准备吃午饭时,村里一个长辈突然给他打来电话,嗓音急促:“建忠!你赶紧回来吧!你儿子的坟……被挖了!” “什么?” 杨建忠手中的饭盒掉在地上,饭菜散了一地。 他顾不上请假,直接和工友换班,连夜坐车回村。 第二天清晨,他站在那片熟悉的林地前,整个人呆住了。 孩子的坟土被翻得乱七八糟,石板被掀翻在一旁。更狠的是——儿子的骨灰盒被丢在草丛里,灰袋破裂,骨灰洒了出来,被一块粗大的石板压着。 杨建忠仿佛被雷劈中,扑过去死死抱住那破裂的骨灰袋:“儿啊——” 杨建忠浑身颤抖,眼睛红得像要滴血。 “谁干的?” 他声音嘶哑到快破裂。 有人低声说:“建忠哥,你别先问了,赶紧报警吧,这事……太过分了。” 有人则轻声提醒:“你当初周成海让你迁,你没迁,他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 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周成海所为。 杨建忠忍着泪,把散落的骨灰一点点捧回袋子里,手抖得像风中树叶。他不敢让任何人帮忙,他怕别人弄痛了孩子。 “你放心,”他哽咽道,“爸爸一定给你讨回公道。” 随后,他直接拨通了报警电话。 警察到场后拍照取证,询问村民,查看周边监控。村里人三三两两围在旁边议论,表情有同情、有恐惧,也有事不关己的冷漠。 这件事在村里炸开了锅。 有人说:“再迷信,也不能动孩子的坟啊!” 有人说:“祖坟旁边确实不能乱埋,小杨爸也有点不懂规矩。” 但更多人悄声谈论:“这事闹大了,怕是周家人要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