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石油”联袂大涨往往被视为市场发出的“保守+防御”信号,但确实反映出当前市场存在以下几层担忧与结构性特征: 一、资金“抱团”防御,风险偏好明显下降 1. 银行股上涨主要靠险资等负债刚性资金加仓——它们追求高股息、低估值、波动小,而不是业绩高成长。 2. 石油股短期飙升更多由地缘政治(中东、俄乌)和OPEC+减产预期驱动,属于事件性+通胀受益逻辑,同样带有防御色彩。 3. 当市场中“最活跃的钱”(公募、私募、游资、融资盘)开始退潮,只剩险资、国家队在买银行、石油,说明风偏下降、观望情绪浓。 二、指数与个股“冰火两重天”,整体赚钱效应差 1. 近期大盘指数虽被权重银行、石化托住,但两市多数板块收跌,个股普跌(有时超4000只下跌),量能放大多来自“调仓”而非增量入场。 2. 创业板指、科创50等成长风格持续跑输,显示资金对“远期现金流”缺乏信心,对利率、通胀、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升温。 “银行、石油暴涨”本身不是行情崩溃的指标,但确实说明: 1. 市场缺乏主线与信心,活跃资金观望; 2. 资金被迫收缩到高股息、低估值、政策托底的少数板块;
“银行+石油”联袂大涨往往被视为市场发出的“保守+防御”信号,但确实反映出当前市
我方正在输入中
2025-11-19 20:43:05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