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老兵半夜上厕所时,突然发现自家的鱼缸里竟有东西在闪闪发光,他定睛一看,一个奇特的念头跃出脑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内蒙古赤峰,冬天长得让人发愁,风雪一来,天地间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几十年前的某个雪天,王占奎刚退伍回家,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年轻时在部队里受过不少苦,回乡后干起了邮电局司机的活,这天,他顶着寒风赶路,发现雪地里有个老人倒着,快冻僵了,王占奎没多想,把老人背回家,找来热水和衣服,折腾了大半夜才把人救过来。 老人醒后非常感激,临走时非要留下点东西表示心意,就从怀里掏出个小盒子,盒子做工挺特别,外面用黄布包着,打开之后还有一层蜡封,王占奎收下后就随手搁在家里的旧衣柜角落,时间长了也没再想起这事,日子还是照常过,工作、养家,没什么波澜。 时间一晃过去二十多年,王占奎也退休了,家里小孙子喜欢养鱼,他跟着一起捣鼓鱼缸,一次收拾旧东西时,他又翻出了那个小盒子,撬开蜡层,里面是个黄米色的小圆球,表面看着挺普通,也没什么花头,王占奎觉得反正也是个纪念品,就顺手把小球扔进鱼缸里,想着给鱼儿做装饰。 谁料到,等到半夜起夜时,他被鱼缸里的一点光吸引了注意,凑近一看,小球居然发着柔和的亮光,把鱼缸和水草都照得清清楚楚,王占奎有点纳闷,这玩意白天看着没什么特别,晚上却能自己发光,第二天他又试了试,发现只要白天有光照,小球到了黑夜就会发亮,还能持续挺长时间。 他觉得这东西有点来头,就把小球带到天津珠宝检测中心找专家看看,检测中心的专家们用各种仪器测了半天,结果是小球不是普通宝石,里面的成分很特殊,初步结论竟然是颗从天上掉下来的陨石钻石,还是带夜光效果的那种,专家们给出的价格高得吓人,说值几千万,王占奎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还挺激动。 但没过几天,检测中心又打来电话,说有人质疑鉴定结果,证书得收回去重新核查,王占奎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干脆又跑到北京,找了地质大学、宝石协会等更专业的地方,北京的专家们用上了红外线、X射线、电子显微镜等一堆高科技设备,反复检测,最后一致确认,这颗小球确实是一颗来自宇宙的陨石钻石,不但真货无疑,而且非常罕见,它的晶体结构和地球上的钻石完全不一样,是六方晶系的,能自己发光,关键是对人体没有危害。 消息一传开,王占奎家里门槛都快被踩破了,各路收藏家都想出高价买下这颗夜明珠,有人开价上亿元人民币,甚至还有国外的宝石买家找上门,王占奎其实也心动过,但想起当年救人的情景,还有老人送礼物时的那份情谊,最终还是婉拒了所有买家,他觉得,既然这东西带着一段救人结缘的故事,还是留给国家或者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更好。 后来,王占奎把小球捐给了宗教协会,让它成为研究和展示的宝物,相关的公证书、鉴定报告都齐全,这颗小球的身份也就彻底坐实了,专家们说,这颗陨石钻石夜明珠不仅有极高的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科学家研究宇宙物质、了解外太空的环境,毕竟这种带有夜光的陨石钻石,在全世界都很稀少,有些研究机构甚至专门派人来做分析,想通过它来还原陨石撞击地球时的种种细节。 至于王占奎,他的生活还是照旧,每天遛遛弯,养养金鱼,和老伴说说话,有时候邻居们问起夜明珠的故事,他就笑呵呵地把经过讲一遍,大家都觉得这事挺传奇,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伍兵,靠一次善举和一份随手收下的小礼物,换来了一段让人羡慕的奇遇,也有人说,要是他把珠子卖了,日子肯定过得更宽裕,可王占奎不以为意,觉得这东西本就不是自己能随便处置的,他说,最珍贵的不是珠子,而是命运里那些看似偶然的善意。 信息来源:(央视网——夜明珠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