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越多使用AI,越会高估自己能力!11月17日,发表在《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期刊的研究表明,人们使用人工智能越多,就越可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芬兰阿尔托大学与德国、加拿大的联合科研团队发现,AI正在显著改变人类心理学中的经典现象——邓宁-克鲁格效应,让所有使用者都产生一种能力错觉。邓宁-克鲁格效应原本描述的是:能力较低者容易过度自信,而能力较高者反而低估自己。新研究表明,使用AI几乎消除了这一效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它。研究人员让500名参与者完成逻辑推理任务,其中一半使用ChatGPT。结果发现,无论参与者原本技能水平如何,使用AI后都普遍过度相信答案质量,而最常使用AI的人这种倾向最为明显。“我们的样本显示,人们在使用AI时普遍无法准确评估自身表现。”研究者之一罗宾·韦尔施表示。这种现象源于“认知卸载”——用户通常输入问题后就直接接受答案,不再进行深入检查或确认,减少了对问题的反思,以更“浅层”的方式处理信息。这种元认知监控的减弱,意味着我们绕过了批判性思维的正常反馈循环。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智力水平如何,使用AI时所有人都会高估自己,高技能与低技能用户之间的评估差距也在缩小。研究人员警告,随着AI普及,整体元认知准确性可能下降。虽然用户表现提高,但对自身表现的认知准确性却在降低。如果不反思结果、不检查错误、不深入推理,我们将面临可靠获取信息能力下降的风险。为遏制这种趋势,研究建议AI系统应主动鼓励用户进行批判性反思,例如通过提问“你对这个答案的信心有多大?”或提供置信度评分等方式促进深入思考。这也呼应了学界日益增长的共识:AI训练应包含批判性思维培养,而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