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广东省始兴县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所的招聘公告引发热议。该事业单位拟招聘一位博士研究生,岗位职责为监管垃圾填埋场和转运站,岗位等级定位在管理九级以上。这份看似寻常的招聘启事,却在舆论场激起千层浪,折射出当下人才引进与基层治理之间的微妙关系。 细究舆论争议,实则存在两个不同维度:一方面是公众对博士择业自由的质疑,另一方面则是对用人单位设置过高学历门槛的困惑。现代垃圾处理早已从简单的填埋作业升级为包含渗滤液处理、沼气回收、环境监测等复杂技术的系统工程,确实需要专业人才支撑。但专业不等于高学历,环境工程、给排水等专业的本科生经过系统培训,完全能够胜任日常监管工作。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垃圾填埋场的日常巡查、设备维护、数据记录等工作,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经验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始兴县环卫所作为仅有9个编制的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能聚焦在市容监察和设施维护等常规管理工作,而非前沿技术研发。在这样的岗位上硬性要求博士学历,难免让人联想到"高射炮打蚊子"的尴尬。更耐人寻味的是,该岗位在上一轮招聘中未能招满,这一现象或许暗示着:真正符合条件的博士人才,对这类岗位的认可度可能并不高。 深入调查发现,此次招聘是广东省"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提供近5000个岗位,旨在推动人才下沉,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类似的人才引进举措在全国多地都有尝试,其促进地方发展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具体到每个岗位,仍需审慎评估实际需求。当地人社局"可能是要管理相关事务"的模糊回应,恰恰反映出岗位需求画像不够精准的问题。 人才引进需要辩证看待。若确属技术攻坚或管理创新岗位,引进博士人才无可厚非;若是常规性工作,则应当实事求是地设置学历门槛。过高的学历要求不仅可能将更适合的本科人才拒之门外,还可能造成人才资源的错配。就像某高校人事负责人所说:"招聘不是学历竞赛,关键要看人岗匹配度。我们技术岗既看学历,更看重职称和实操经验。" 值得肯定的是,社会应当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若有博士自愿投身基层环卫事业,这种打破传统就业观念的选择反而值得鼓励。但"尊重个人选择"与"单位刻意拔高门槛"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健康的用人机制应当避免陷入"唯学历论"的误区,真正实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一用人智慧。
近日,一则广东省始兴县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所的招聘公告引发热议。该事业单位拟招聘一位
麟开祥趾
2025-11-17 10:10:19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