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岁娃高烧 39.8℃被诊感冒,隔天离世!补诊甲流,这锅该谁背? 在 11 月 11 日中午河南濮阳蒋先生,前一天还抱着他撒娇的 3 岁儿子,因为高烧 39.8℃去医院急诊,被医生说是 “普通感冒” 开了点药,可转天凌晨就惊厥抽搐,送进抢救室再也没醒过来。更让他崩溃的是,儿子的病历上后来多了行字:重症感染、甲流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 和 “甲流重症”,这俩诊断差着生死鸿沟,蒋先生想不通:“要是一开始就查出来甲流,孩子是不是就不会走?” 这声质问,戳中了所有家长的痛处 —— 这到底是谁的错? 先看医院的说法。 濮阳市中医院医患办的人解释是,医生是按当时的检查结果和症状下的诊断,“病情是会变化的”,一切得等卫健委调查。这话听着像在推卸责任,但懂点医的人都知道,流感早期确实难和普通感冒区分。可难区分不代表能马虎,尤其是甲流对 3 岁的孩子。 蒋先生的孩子高烧近 40℃,已经踩了 “重症预警线”,医生为啥没做进一步检查?是没当回事,还是急诊太忙漏了项? 有人说,会不会是家长没及时复诊?可孩子是凌晨发病,从就诊到惊厥才隔了十几个小时。医生开的药没压住烧,难道不该提醒家长 “烧不退要立刻回来”?要知道,3 岁以下孩子神经系统没发育好,高热惊厥的风险本来就高,持续惊厥超过 5 分钟就可能脑损伤,甚至窒息死亡。蒋先生夫妇半夜发现孩子不对劲立刻送医,已经尽到了家长的责任。 更关键的是 “补充诊断” 这事儿。为啥孩子活着的时候没查出甲流,走了才补上?是当时没做流感检测,还是检测结果没及时出来?要是前者,那就是诊疗流程有漏洞 —— 对高热儿童尤其是流感流行季,流感筛查本该是常规项;要是后者,那延误的诊断时间,就是孩子错过的救命时间。 现在卫健委、医调委和公安都介入了,真相或许很快会水落石出。 孩子高烧
3岁娃高烧39.8℃被诊感冒,隔天离世!补诊甲流,这锅该谁背? 在11
室外趣事吧
2025-11-15 16:15:40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