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两岸正式开放探亲。一位名叫叶依奎的地下党,混在探亲队伍当中,回到了大陆。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情报人员谢汉光。他的身上,带着一份至关重要的百人名单,这份名单让沉寂了38年的真相得以大白天下。 时隔42年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这里的景象让叶依奎感到既亲切又陌生,他虽然能依照记忆找到回家的路,但是那里估计已经没人能认出他是谁了。不过他根本来不及感慨,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找回自己真正的“身份”。 其实叶依奎不是他的本名,他真正的名字的叫谢汉光,在1947年初就入了党,随后前往台湾工作。此次回到家乡,他不仅要为自己“正名”,也要为牺牲在隐蔽战线上默默无名的同志“正名”。 叶依奎将这四十多年在台湾的经历一五一十的写成材料,交给了党组织。党组织经过确认,确实有一名叫“谢汉光”的人于1947年入党,后于1950年因国民党摧毁了台湾的地下党组织后,就消失不见了。 还有叶依奎提交的名单,经过党组织的比对,上面的一些人名也都和在台湾牺牲的地下党员照应的上。这样一看,叶依奎的身份应该就是消失已久“谢汉光”,可是由于关键“人证”的缺失,他还是迟迟无法恢复党籍。 当地政府以“困难台胞”的身份来认定他,每月给他发放20元的生活补助,对于已经年迈的叶依奎来说,起码有了保障。可他根本不在乎这些,他依旧在为自己和牺牲战友四处奔波,如果在他去世之前不能证实他们的身份,那么他们可能永远要背上骂名。 日本投降后,谢汉光上大学时的老师先行去了台湾,担任了林业试验所所长。他之后写信给身处大陆的谢汉光一家,邀请他们一起前往台湾工作,谢汉光欣然接受。 谢汉光一家途经香港时,拜访了中共华南分局在香港的负责人,他此时虽未正式成为党员,但之前在学校和工作中已经是进步分子,为党组织帮了不少忙。党组织正是看在这点,希望他前往台湾以后,继续能做一点工作。 对于谢汉光来说,他到台湾之后理应可以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但是他还是选择铤而走险,为党组织工作。考虑到以后要接受组织的任务,恐怕有危险,于是他便让妻子和孩子留在大陆,只身前往台湾。 来到台湾后,南方局为了掩护他的身份,便于让他开展工作,为他安排了一位女党员假扮夫妻。后来他利用自己的职务,将组织派来的地下党员,全都安排在了台湾的许多岗位中。 1947年初,谢汉光出色的完成了为地下党员掩护身份的工作,经组织的考察,他加入了共产党。之后他和战友写了多份论述台湾情况的论文,递交给了组织,这些调查报告为组织了解台湾情况提供了很大帮助。 可好景不长,1950年中共台湾负责人蔡孝乾被捕,他为了保全自己,供出了组织关系,让整个台湾的地下党组织毁于一旦。其中就有吴石、朱枫等人的信息。 好在谢汉光提前收到了组织的隐蔽信息,即时撤退,才幸免遇难。他一路逃到台湾的深山中,用自己的随身财物贿赂了一个山村的村长,村长才用村里早已失踪的名为叶依奎的村民身份顶替了他。 从此谢汉光人间蒸发,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名为叶依奎的高山族农民。他就这样隐姓埋名的生活了42年,直到两岸开放了探亲限制,他才得以重返家乡。 经过四处打探,他获知了当年还有一位战友也存活了下来,后被营救回大陆,现在在汕头大学担任主任。这是目前唯一能证实他和牺牲战友身份的人了,谢汉光不远万里,挺着年迈的身体来到了汕头,只为见一见曾经的战友。 两人相见时,瞬间认出了对方。经过交谈后得知,这位战友这些年间也在为牺牲的战友“正名”,不过奈何也是缺少证据。如今两人可以共同收集提交证明材料,证据就更可靠些。 1995年,组织经过调查落实,恢复了谢汉光和牺牲在台湾的地下党员的党籍,并未谢汉光办理了退休。在拿到文件的那一刻,他老泪纵横,他不仅为自己和战友找回了真实的身份,而且还是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光荣退休,从此就能全无忧虑的和家人陪伴在一起。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谢汉光》 文|绝对反冲 编辑|南风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