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日本把核污水往海里倒,全球骂声一片,连海鲜都没人碰。可两年过去,不但日本海鲜

豆莱说说 2025-11-07 12:31:04

当初日本把核污水往海里倒,全球骂声一片,连海鲜都没人碰。可两年过去,不但日本海鲜照样出口,还越卖越多。这到底是大家忘了怕,还是日本搞了什么新路子? 说白了,不是世界忘了怕,而是日本玩了一手“危机大挪移”。 把风险包装成安全,把质疑引向沉默,把中国市场丢的坑,拆散了填进别国的胃里。 2023年排海之初,全球媒体连续轰炸,社交平台骂声刷屏。 但核污染不是“瞬间爆炸”,而是缓慢渗透。 没有鱼翻肚、没有人倒地,人脑就容易把威胁归类为“不紧急”。 再加上这两年俄乌冲突、巴以问题等新热点抢占头条,媒体镜头一转,核污水话题迅速“降温”。算法见没人点击,干脆不推了,普通人不搜索,根本刷不到相关内容。 但沉默不等于放心——真要你天天吃福岛海鲜,你心里不嘀咕? 日本真正的急,是丢了中国市场这个“大金主”。 2023年前8个月,中国买了2.9亿美元的日本水产,一纸禁令后,2024年上半年对华出口暴跌92.3%,扇贝直接归零。 日本立马开启“全球找替补”模式: 强攻东南亚,对越南海鲜出口暴涨4倍,对泰国翻2倍。 为表诚意,空运冷链全开,承诺“72小时鲜到店”,还联手泰国正大集团计划开百家鲜鱼店,用物流和渠道砸开市场。 扇贝改道卖美国,金枪鱼瞄准欧洲法餐市场,甚至专门跑到巴黎办试吃会,打着“IAEA认证安全”的旗号拉拢高端客户。 但这只是“拆东墙补西墙”,2024年日本海鲜总出口量实际降了5.5%,所谓“回暖”,不过是把原本卖给中国的份额,分散塞进更多国家的篮子。 面对渔民抗议,日本政府双管齐下,复兴大臣跑到镜头前生吃福岛海鲜,高喊“安全!” 推出千亿日元“水产业守护”政策,其中百亿专用于开拓新市场,连企业人工费都补贴,用纳税人的钱,填核污水的坑。 日本深知各国检测标准松紧不一,于是专挑“软柿子”捏,韩国对铯的辐射限值严格(100 Bq/kg),但美国、欧盟放宽到1200-1250 Bq/kg。 日本就把在韩国有风险的海产,成批卖到欧美。 把海鲜运到越南、泰国加工,换包装贴“东南亚制造”,甚至标注“太平洋西北海域”(实为福岛附近)这类模糊词条,让消费者在信息差中上当。 更讽刺的是,日本自己都不敢吃,国内海鲜自给率已跌破52%,8成渔业团体承认“形象受损”,本土超市都在悄悄进口别国海鲜。 ALPS系统连62种核素都清不干净,何况事故泄漏的200多种? 这些物质随洋流扩散,并通过“生物富集”在海产体内累积,现在检测或许“达标”,但排放要持续30年,十年后鱼虾体内毒素浓度会是多少?谁也不敢保证。 中国坚持禁运,正是看清了背后的代价不能由百姓健康承担,但海洋是通的,日本若继续把核成本转嫁给全球,终有一天,所有人都会为这场“排海赌局”买单。

0 阅读:0
豆莱说说

豆莱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