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芯片业被掏空?外媒揭露中企超绝3部曲,收购只是第一步!11月5日台媒报道,中

鹏天云光 2025-11-07 11:29:10

英国芯片业被掏空?外媒揭露中企超绝3部曲,收购只是第一步!11月5日台媒报道,中企控股的英国半导体巨头官宣停产关键高压芯片,并且媒体爆出了一个猛料:Dynex在中国东部开启了第三条生产线! 要知道,Dynex这家撑起英国功率半导体半壁江山的老牌企业,早在2008年就被咱们中国的中车集团拿下了七成五的股权,当时花了不到一个亿人民币,瞄准的就是它手里的高压芯片技术——这种芯片是高铁、电网的核心部件,那会儿咱们国家全靠进口,不仅花钱多,还总担心人家断供。 中企的聪明之处在于,收购后没急着动英国的生产线,反而投钱扩建了林肯郡的厂房,把技术团队全留住了。这一步看着是保英国产能,实则是在“吃透”技术,就像先把老师傅请进门,踏实学本事。 果然,到2014年,中车在湖南株洲建起了属于咱们国家的IGBT芯片基地,刚开始还只是做些封装测试的收尾活,核心的芯片制造仍靠英国工厂。但咱们的技术团队成长得快,加上国内需求越来越大,株洲的生产线一增再增,慢慢从只做收尾变成了从设计到制造全能干,成了真正的“全链条”生产基地。 这就是第二步:技术落地生根。为啥非要把技术搬到国内?因为市场在这儿。这些年咱们建高铁、搞特高压电网、造新能源汽车,哪样都离不开高压芯片,2024年光国内市场就占了世界上的近一半。 咱们把生产线建在需求身边,不仅运货省钱,客户要改个参数、加个订单,能立马响应,这是做生意的基本道理。 反观英国工厂,设备一直没更新,还在用8英寸的老生产线,而株洲早就换成了更先进的12英寸设备,能造第七代芯片,英国那边顶多造第五代,慢慢就跟不上市场了。数据不说多,就看产能利用率,株洲工厂连续三年都满负荷运转,英国那边却跌到了一半都不到,停产其实是早晚的事。 第三步就是产能彻底转移,这也是台媒说的“Dynex在中国东部开第三条线”的真相。当国内能造更先进的芯片,还能满足海量需求,英国工厂自然就没了存在的必要。 而且这不是个例,另一家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也这么干,这家公司被闻泰科技收购后,在江苏无锡投了上百亿建超级工厂,专门造汽车用的芯片。 安世没关荷兰的研发中心,却把大部分制造产能放在了中国,因为亚洲市场的需求占了大头,这样布局既能靠欧洲的研发拿技术,又能靠中国的制造赚市场,成了世界上第三的大功率半导体企业。 有人说这是“掏空”英国芯片业,其实是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英国本土的需求就那么点,升级设备又要花大价钱,企业自然会往成本低、需求大的地方去。就像Dynex,英国工厂生产的第五代芯片没人要,中国的第七代芯片抢着买,换谁都会把生产线搬过来。 还有个反面例子,建广资本之前收购了英国的FTDI芯片公司,因为英国政府口中所谓的“国家安全”,被他们的政府逼着卖股权,但这恰恰说明中企的收购眼光准——盯上的都是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说到底,中企的3部曲就是:先通过收购拿到钥匙,再把技术学到手,最后跟着市场把产能落地。 英国芯片业的产能转移,不是被“掏空”,而是咱们在世界各地产业分工的正常调整——咱们有市场、有制造能力,自然能接住这些产能,而英国留下的研发能力,也还能和中国的制造形成互补。 就像Dynex,英国的技术底子还在,但真正能赚钱、能发展的产能,终究要去最需要它的地方。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1
2025-11-07 13:03

[赞][赞][赞]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