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钨狂飙引爆产业链!谁是真赢家?“上游吃肉,中游喝汤,下游买单——涨价链的生存密

晓绿聊趣事 2025-11-05 17:05:28

铜钨狂飙引爆产业链!谁是真赢家?

“上游吃肉,中游喝汤,下游买单——涨价链的生存密码被改写”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铜和钨价格涨幅不小!截止到10月底,LME铜价冲破11200美元/吨,年初以来上涨20%;钨矿石更夸张,每吨28万元的价格比年初直接涨幅95%左右,这两个"金属兄弟"的疯涨,正在半导体产业链掀起一场海啸…

一、涨价风暴的源头:AI算力吃掉全球库存!

这轮涨价可不是简单的"货币放水",背后藏着硬核逻辑:

铜的野心:AI服务器、新能源车、光伏电站疯狂吞噬铜资源,一台AI服务器的用铜量是普通服务器的5倍!

钨的刚需:芯片制造必须的六氟化钨气体,原料就是钨粉,而全球80%钨矿在中国。华为昇腾910芯片量产,直接把国产钨矿价格顶上火星!

更狠的推手:中美欧齐推"芯片本土化",晶圆厂扩产竞赛让原材料成了"军备物资"!

二、涨价多米诺:从矿场到芯片的生死时速

▶ 第一张骨牌:覆铜板、电子布厂商"被迫营业"

铜价涨20%,覆铜板企业 生益科技 、 南亚新材首当其冲。但诡异的是,这些企业反而宣布酝酿涨价!为什么?

行业真相:覆铜板行业集中度高(CR5超60%),且客户是华为、特斯拉这类"不差钱"的主。成本转嫁能力超强,敢涨价反而证明需求旺盛!

▶ 第二张骨牌:特种气体厂"含泪涨价"

六氟化钨企业中船特气 内部人士透露:钨粉价格翻倍后,“不涨价就亏本”!但这轮涨价藏着致命软肋:

半导体气体需经晶圆厂严格认证,替换供应商极难;

台积电、 中芯国际 等大客户采用年度锁价合同,短期涨价传导滞后!

残酷现实:这类企业看似涨价风光,实则利润可能被原材料吞掉大半!

▶ 最后一张骨牌:芯片厂的"死亡选择题"

当铜基板、特种气体都在涨,芯片厂只有两条路:

硬扛成本:接受毛利率下滑(中小厂直接出局);

涨价续命:把压力转嫁给苹果、小米等终端厂——但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涨价等于自杀!

三、投资掘金地图:认清"真涨价"和"假繁荣"

赢家组:手握定价权的"狠角色"

资源型企业:自有铜矿/钨矿的巨头(如江西铜业 ),躺着吃涨价红利;

高壁垒中间商:覆铜板龙头( 生益科技 )、高端铜箔厂( 嘉元科技 ),靠技术卡位强势传导成本;

替代方案王者:碳基复合材料(取代铜散热)、氮化铝陶瓷(替代钨基衬底)等创新材料企业。

危险区:伪涨价概念股

纯加工型企业:采购现货铜/钨再加工(如部分六氟化钨厂),可能"增收不增利";

下游妥协者:靠低价抢市场的二线芯片厂,面临"成本升、售价跌"双杀!

终极机会:产业重构中的"新物种"

当铜贵过黄金、钨比钻石稀罕,三大变革正在爆发:

技术革命:清华团队研发的铜-石墨烯复合箔材,用铜量减少40%;

回收爆发:从废弃电路板提取金属的技术公司(如 格林美 ),变身"城市矿场";

垂直整合: 宁德时代 参股非洲铜矿、 中芯国际 投资钨回收企业——谁掌控资源,谁掌控未来!

关键警示:别被涨价烟雾弹迷惑!

铜钨涨价潮里藏着最大陷阱:只有需求拉动的涨价能赚钱,成本传导的涨价可能是个坑!

举个例子:同样涨价20%——

若因AI服务器厂加急下单(需求驱动),覆铜板企业毛利提升;

若因钨矿涨价倒逼(成本传导),气体厂可能增收反亏!

0 阅读:76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