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下狠手,外媒:比美国还绝”——这样的说法在科技

慕蕊看趣事 2025-11-05 16:18:03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下狠手,外媒:比美国还绝”—— 这样的说法在科技圈频繁出现,不少人刚开始还觉得夸张,直到看到日本一步步收紧的管制措施,才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具体。 日本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越来越严,简直像在一步步卡脖子,尤其是光刻胶这种关键材料,直接影响到中国买来的那些高端光刻机能不能正常转起来。外媒像彭博社和路透社老早就在报道,说这事闹得越来越大,全球供应链都跟着晃荡。 从2018 年中美贸易战打响后,全球科技产业链的风向就变了,美国接二连三出台半导体限制法案,而被拉拢进来的日本,动作一年比一年紧。 2023 年 5 月,日本直接修改《外汇和外贸法》配套条例,把 23 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纳入出口管制,其中就包括光刻机、清洗机这些芯片生产全流程都离不开的关键设备。当时很多人以为这已经是极限,没想到 2025 年的限制来得更猛。 今年 2 月,日本经济产业省一次给 “最终用户清单” 加了 42 家中国实体,把受管制的中国企业、科研机构数量推到了 110 家左右,涉及半导体、光刻机、量子计算等多个关键领域。 到了 9 月底,这份清单又更新了,新增了不少中国实体,还明确从 10 月 9 日起,给这些机构出口相关产品必须逐案申请许可证,哪怕是低温冷却器这种光刻机的核心部件也不例外。 更关键的是,日本把 23 种限制设备的出口流程分得特别细,像美国、韩国这些国家能走一揽子许可简化手续,中国大陆企业却必须单独找经济产业大臣审批,手续能拖上好久,甚至可能直接被拒。 主导这些限制的都是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巨头,像东京电子、尼康、日立这 10 家企业,手里握着全球 27% 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要知道中国是日本半导体设备最大的买家,2022 年日本三成的半导体设备都卖到了中国,出口额比卖给美国的还多。 但限制一出,2023 年下半年日本对华设备出口就降了 20%,东京电子来自中国的营收占比直接掉了 5 个百分点,股价也跟着跌了 15%。 外媒说日本 “比美国还绝”,关键在于它的限制更懂产业链的命门。光刻机不是买回去就能用的,得靠光刻胶、蚀刻液这些材料配套,而日本刚好在这些领域卡得死死的。 2025 年日本又计划把管制扩展到 21 项,还加了 “Catch-All” 机制,哪怕不是明确限制的设备,只要怀疑可能用于 “军事用途”,就能卡住不让出口,而且连证据都不用提供。中国商务部好几次回应,说这是 “以国家安全为名的贸易歧视”,要求日方立即停止,但限制措施还是按时生效了。 面对这样的压力,中国企业也在做准备。2023 年日本管制措施公示到生效的两个月里,不少企业抓紧囤积设备,确保生产线不断。更实在的是本土化突破,国产半导体设备的使用率从 30% 涨到了 40%,上海微电子在光刻胶上从 UV 向 EUV 迭代,北方华创的沉积设备精度提升了 30%。 同时中国也出台了反制措施,对镓、锗这些半导体关键原料实施出口管制,要知道全球 98% 的镓和 60% 的锗都来自中国,日本的信越化学、三菱材料立马就受了影响,只能靠库存回收维持生产,成本涨了不少。 现在的局面挺微妙,日本一边给 Rapidus 项目砸万亿日元补贴搞 2 纳米技术,一边又因为对华出口下滑不得不跑到印度建厂,可印度的基础设施短期内根本接不住。而中国的半导体销售额已经超过 12276 亿元,成熟制程的产能利用率保持在 95%,本土化的步子反而越走越快。 官方信源: 环球国际:《紧跟美国步调,针对中国设限,日本先进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生效》 中国科学院知识服务平台:《半导体产业的丛林法则》 中国网:《【中国网评】美强化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尽显霸权本性》

0 阅读:4
慕蕊看趣事

慕蕊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