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次对中国的强硬,超出了外界想象。原本以为,随着中美协议的落地,安世荷兰和安

亨克孤独 2025-11-03 16:33:40

荷兰这次对中国的强硬,超出了外界想象。原本以为,随着中美协议的落地,安世荷兰和安世中国的问题会得到彻底的解决。没想到,荷兰方面却还是在疯狂的作死,居然胆敢对安世中国断供!   说实话,安世荷兰的断供对安世中国的影响其实并没有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大。安世中国的产能本身就有70%扎根在国内,广东东莞的工厂更是承担了大部分封装测试任务。   原材料方面也早有准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75%,根本不用完全依赖荷兰那边的供应。中芯国际、北方华创这些国内企业还主动伸来援手,技术和产能都能补得上。   荷兰那边刚宣布断供,安世中国这边立刻就动起来了。1小时内备用服务器全启动,6小时就调来了本土的晶圆和零部件补缺,24小时不到生产线就全线复产了。整个过程干脆利落,一点没耽误订单交付。这种应急速度,显然是早有预案,根本不是临时抱佛脚。   安世中国还藏着后手,公司早就备下了充足的成品和在制品库存,这些货足够满足客户到年底甚至更长时间的需求。客户那边根本没慌,该下的订单照样下,一点没受断供消息的影响。安世中国直接给客户吃了定心丸,说正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明年就能无缝衔接上所有需求。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安世自己还欠着安世中国10亿元货款。他们拿“付款问题”当断供借口,纯属无中生有。安世中国直接发公告戳穿了这点,反倒让荷兰方面显得理亏。荷兰那边不仅没占到便宜,还落了个“违反商业契约”的名声,不少合作多年的客户都在偷偷吐槽。   之前中美刚在吉隆坡磋商达成共识,美方都暂停了9月那项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按说荷兰该顺势下台阶。可他们偏要硬扛,现在反而陷入两难。香港大学的研究员都看得明白,美国那边松了口,荷兰的“强硬”就没了站得住脚的理由,连法律一致性和政治信誉都要受影响。   安世中国现在是彻底跟荷兰总部划清了运营界限。国内员工的薪水由本土发放,公司大事全由法定代表人拍板,员工们也都拎得清,总部没批准的命令根本不听。这种独立性让荷兰的断供很难真正卡到脖子,毕竟生产和管理的主动权都在自己手里。   荷兰这边倒是把自己架在了火上。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欧洲车企高管早就警告过,供应断了会影响他们生产。荷兰硬要折腾,最后可能先坑了自家的产业。之前阿斯麦因为出口管制丢了中国市场份额,现在安世又来这么一出,荷兰的高科技产业怕是要慢慢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了。   安世中国的底气还来自法律和外交支撑。闻泰科技作为全资控股股东,已经聘请了国际顶尖律所,正通过各种途径捍卫权益。中国商务部也早有表态,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接管中资企业,本身就站不住脚。荷兰想靠断供施压,根本打错了算盘。   现在再看荷兰的操作,更像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明明中美协议已经给了台阶,非要硬撑着对华强硬。结果断供没伤到安世中国分毫,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被动——既怕得罪美国,又怕丢了中国市场,还得应付欧洲车企的施压。这么折腾下去,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荷兰自己。   来源:东南早报 【面对荷方晶圆断供,安世中国回应:库存充足】

0 阅读:0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