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其一,任何光刻

非常盘点中 2025-10-31 18:37:50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其一,任何光刻机,只要含有不低于0.1%的中国来源稀土成分,无论其最终产自何地、途径哪里,都必须向中国申请出口许可,并详尽披露其用途、用量及最终用户,其二,对用于制造14纳米及更先进逻辑芯片、高端存储芯片的关键设备及材料,启动更为严格的“逐案审批”制度。 先说说这新规有多狠,俩硬杠杠直接戳中要害:一是不管光刻机在哪生产、经谁转手,只要中国来源的稀土占比超 0.1%,就得申请许可,用途、用量、最终用户都得交代清楚,差一点都不行;二是造 14 纳米以上先进芯片的设备材料,每一笔都得逐案报批,审批标准全看中国的安全评估。 别小看这 0.1%,光刻机里的稀土可是 “四两拨千斤” 的角色。EUV 光刻机的激光系统相当于 “心脏”,掺了钕、铽的晶体能精准把能量转换成极紫外光,没有这玩意儿,光刻机就是块废铁;还有芯片抛光用的稀土磨料,精度差一丝都做不出 7 纳米芯片,这都是 ASML 生产线的刚需。 荷兰这下是真慌了神,ASML 虽然总部在荷兰,但供应链早就绕不开中国稀土。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荷兰自己不产稀土,全靠进口加工品。 之前 ASML 还嘴硬说能找替代来源,可试过才知道,澳大利亚的稀土矿石运到欧洲加工,成本比中国高 50% 不说,纯度还不达标,根本没法用在高端光刻机上。 有内部人士透漏,ASML 库存的稀土晶体只够撑 3 个月,要是许可证批不下来,最先进的 EUV 生产线就得停摆。 荷兰慌了,欧盟更坐不住了。要知道欧盟 98% 的稀土都靠进口,半导体产业链更是把中国当成 “原料粮仓”。德国汽车业已经先喊疼了,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本来就因为芯片短缺减了产,现在光刻机要是断供,连车规级芯片都得断档,据说已经在计划缩短工时了。 欧盟虽然早就喊着要建 “关键原材料中心”,还拿出了反胁迫工具法案想撑场面,但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底气。稀土精炼技术攥在中国手里,就算找到矿,挖出来的也是没用的原矿,加工环节卡脖子,再多储备也白搭。 最尴尬的当属美国,一边逼着荷兰限制对华光刻机出口,一边自己 80% 的进口稀土都来自中国,压根没法给盟友兜底。之前拜登政府还想拉着盟国建半导体供应链,结果连自家稀土都得运到中国加工,成本比直接买成品高 40%。 现在中国新规里明确要求披露最终用户,等于堵死了美国借荷兰、日本转口稀土的路子,美国半导体企业急得跳脚,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ASML 去跟中国谈合规。 更绝的是新规里的 “逐案审批” 条款,直接掐住了先进芯片的命门。14 纳米及以上逻辑芯片、256 层以上存储芯片的设备材料,每笔交易都得过审,而且涉及军事用途或潜在风险的直接拒批。 这意味着只要中国不点头,全球高端芯片产能就得缩水。韩国三星、美国英特尔都慌了,他们从 ASML 买的光刻机里全有中国稀土,现在都得催着 ASML 赶紧办许可,生怕自己的先进制程生产线掉链子。 有人说西方能搞稀土替代技术?别逗了。ASML 试过用其他材料替代稀土晶体,结果要么能量转换效率降了 20%,要么成本翻了一倍,根本达不到光刻机的精度要求。 中国在稀土掺杂、提纯等领域的专利占全球 70% 以上,短期内根本绕不开。欧盟去年推出 47 项战略项目想搞本土加工,可俄罗斯专家直接泼冷水:欧洲矿开采难度大,技术缺口至少要 10 年才能补上。 说到底,这 0.1% 的稀土阈值就是面照妖镜,照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真实家底。看着是荷兰造光刻机、美国搞设计,核心原料却攥在中国手里。 之前西方总爱拿技术封锁说事,现在才明白,没有稀土这个 “工业维生素”,再先进的技术也玩不转。ASML 已经悄悄派团队来中国谈合规了,欧盟的反胁迫工具也成了摆设,毕竟在饭碗和 “价值观同盟” 之间,谁都知道该选哪边。 接下来就看 ASML 的许可证能不能批下来了,要是卡上几个月,全球芯片价格怕是又要涨上天。这稀土的威力,可比想象中还大得多。

0 阅读:75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