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太瘦调理的方法,这个中药可以让孩子长胖些
“母气不足,则赢瘦肉极。”
“小儿羸瘦,不生肌肤,皆为脾胃不和,不能饮食,故血气衰弱,不能荣于肌肤也。”
小儿瘦弱通常是因为吸收不好引起的,什么营养物质进入肠胃,都不能很好的吸收。这个一方面是先天性的,由于父母的遗传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孩子脾胃功能不太好,消化不好,再加上挑食,厌食,不肯吃饭,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七挑八挑的,通常这种人身体都比较瘦,这种人肯定是营养不良。
有一个5岁小儿,身体明显消瘦,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没有什么血色,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人显得比较烦躁,肚子和小腹的部位有些鼓胀,睡眠也不是特别好,平时喜欢揉眉挖鼻或用嘴巴吸吮手指,晚上睡觉爱磨牙,还有出现的腹泻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方子:
黄连、肉豆蔻、陈皮、神曲、使君子、麦芽、三棱、川楝各37克、芜荑18.5克
把上面这9味中药捣为细末,做成芝麻粒大小,每次空腹用米汤吃30粒左右,可经常服用。
方中中药分解
黄连: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泻火解毒、除疳安蛔;
肉豆蔻:温中行气、食少呕吐、头痛、除痰、醒酒解毒;
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利尿通淋;
神曲:外感伤食、伤食吐泻、消积止痢、脾虚胀满、下气消痰、产后回乳;
使君子:杀虫消积、健脾益胃;
麦芽:下气消食、和中开胃、行气散血;
三棱:破血祛瘀、行气止痛、消积和胃;
川楝:燥湿杀虫、行气止痛、清热泄火;
芜荑:杀虫消积、散寒止泻、祛风燥湿。
另外,我们平时要做菜的时候多样化,保证孩子丰富的营养,口味也要提高上去。这样子让孩子吃东西起来有了食欲,才能更好的吸收营养物质,从而达到改变瘦弱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