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年仅36岁的主持人董浩,因误食海鲜送来医院时,肝脏已经全部坏死,医生

笑蓝说 2025-10-31 14:00:08

1992年,年仅36岁的主持人董浩,因误食海鲜送来医院时,肝脏已经全部坏死,医生告知仅剩不到8天时间,他在床前对妻子说出这样一段话……   2023 年北京书画展后台,董浩摩挲着相框里的老照片,眼眶微微泛红。   照片里张晶正给他整理衣领,笑容温柔,这是 2001 年他康复后拍的第一张合照。   “当年在深圳要是没你赶来,我这条命早没了,更别说后来的那些成绩。” 他对着照片轻声说,记忆回到那场劫难。   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在书画界发光的老人,曾因出差误食毛蚶,两次收到病危通知。   而妻子张晶,就是他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再创事业高峰的最大底气。   2001 年深秋,董浩因工作去深圳出差,临行前张晶反复叮嘱:“别吃不熟悉的东西,注意身体。”   他笑着抱了抱妻子:“放心,忙完就回来陪你,还要把《大风车》录得更精彩。” 却没料到这趟出差会险些阴阳相隔。   工作间隙,客户热情招待,餐桌上摆了一盘当地特色毛蚶,董浩从未吃过,有些犹豫。   “董老师尝尝,这是咱深圳的新鲜货!” 客户热情推荐,他不好推辞,夹了几个送进嘴里。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口陌生的美味,会让他住进重症监护室,暂时告别热爱的舞台。   深夜,董浩在酒店突然被钻心的腹痛惊醒,紧接着上吐下泻,浑身发冷打颤。   他强撑着拨通酒店电话求助,被送到附近医院时,已经意识模糊,额头满是冷汗。   医生初步检查后,脸色凝重,立刻安排加急化验,同时让他联系家属。   董浩颤抖着拨通张晶的电话,声音微弱:“我在深圳不舒服,你…… 快来,我还想接着陪孩子们录节目。”   张晶接到电话,心一下子揪紧,连夜订了最早的机票飞往深圳,心里默念 “一定要让他好起来”。   等张晶赶到医院,医生拿着化验单迎上来,语气沉重:“急性肝坏死,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情况危急。”   话音刚落,护士递来第一张病危通知,让她签字时,张晶的手抖得握不住笔。   “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他!他还没给孩子们录完《大风车》,还有好多想做的事!” 她拉着医生的胳膊,眼泪止不住地流。   董浩被推进重症监护室,每天只能通过探视窗看一眼,他浑身插满管子,却偶尔会无意识地比划主持动作。   住院第三天,医生再次找到张晶,递来第二张病危通知:“肝衰竭速度很快,得尽快找特异性免疫血浆,晚了就真的没机会了。”   张晶没敢告诉董浩两次病危的事,只在探视时强装笑脸:“别担心,医生说找到血浆就好了,孩子们还等着董浩叔叔回去呢。” 为了找血浆,她跑遍深圳的血站,联系当地媒体发求助信息,甚至在医院门口贴满启事。   夜里她就坐在监护室外的椅子上,饿了啃面包,渴了喝矿泉水,手里攥着董浩常穿的主持服,不敢合眼。   “董浩肯定能挺过来,他还答应要给更多孩子带去快乐,还要练出更好的书画。” 她每天都这样给自己打气,嗓子喊哑了也不停。   第七天清晨,血站突然打来电话:“找到匹配的血浆了!是位刚康复的甲肝患者!”   张晶当场哭出声,冲进医院告诉医生,手还在不停发抖:“太好了!他能回去接着工作了!”   手术当天,她在外面来回踱步,八个小时的血浆置换手术,每一秒都像在煎熬,脑海里全是董浩站在舞台上的样子。   当医生出来说 “手术成功,暂时脱离危险” 时,张晶再也撑不住,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董浩清醒后,第一眼就看到趴在床边的张晶,她眼下的乌青很重,人瘦了一大圈。   他轻轻碰了碰她的头发,张晶立刻醒了,看到他睁眼,激动得说不出话。   “让你受苦了,” 董浩声音沙哑,伸手擦掉她的眼泪,“等我好起来,一定好好工作,也好好陪你。”   康复期间,张晶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营养餐,帮他按摩浮肿的四肢,还会读观众给《大风车》的来信,帮他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出院那天,董浩牵着张晶的手走出医院,深圳的阳光洒在身上,他轻声说:“我想尽快回去录节目。”   康复回归工作后,董浩的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重回《大风车》舞台,他比以往更懂孩子的内心,用更温暖的互动、更生动的讲述,让 “董浩叔叔” 的形象深入每一个 80 后、90 后的童年,节目收视率稳居同期前列。   除了主持,他还跨界深耕配音领域,为《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的 “高飞” 赋予更鲜活的性格,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的 “小头爸爸” 注入细腻的情感。   如今,他们虽已退休,但董浩仍会受邀参加儿童公益活动、书画交流展会,偶尔还会为新动画配音,生活充实又精彩。   那场深圳的劫难让他们更懂珍惜,也让董浩在涅槃后,活出了事业与家庭双丰收的精彩人生。   信源:(新黄河——“死亡率高达85%!”知名主持人自曝患病经历→)

0 阅读:0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