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天天说美元收割全世界,伊朗今天告诉你,什么才叫收割。2025年,伊朗经济深陷恶性通胀泥潭。截至9月底,美元兑伊朗里亚尔汇率飙升至1:115万,较年初的80万:1和2010年的1万:1,呈现断崖式贬值。民众日常交易被迫携带成捆现金,商品标价动辄百万亿,市场效率几近瘫痪。 咱先掰扯清楚,这汇率能崩成“百万级”,真不是一天两天作出来的,美国那几轮制裁就是最直接的“推手”!2018年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后,直接把制裁力度拉满,连伊朗的“经济命脉”石油出口都给卡得死死的——要知道,伊朗过去几十年里,60%以上的出口收入、40%的GDP都靠石油,这口子一堵,手里的美元外汇立马见底,想进口粮食、药品都没辙,里亚尔可不就跟着“跳水”嘛!2020年疫情又来补刀,全球石油价格暴跌到每桶20美元以下,伊朗石油卖不出去还卖不上价,外汇储备直接腰斩,汇率从2018年的1:4万一下蹦到1:20万,这时候就已经埋下大雷了。 光有外部制裁还不够,伊朗内部的经济问题也在“拖后腿”。这些年政府为了稳住民生,没少印钱补贴能源和食品,结果钱印得太多,市场上的钱比实物还多,物价能不疯涨吗?2022年伊朗试过“货币缩水”,把里亚尔后面四个零去掉,新货币叫“土曼”,以为能让数字好看点,可压根没解决根源——该缺外汇还是缺,该没物资还是没,到2023年一块面包就从几千里亚尔涨到几百万,老百姓手里的钱跟纸差不多。我认识个在德黑兰做小生意的朋友,他说现在卖瓶可乐都得标“500万里亚尔”,顾客付钱时得从布袋里掏一摞现金,数钱都得花好几分钟,有时候算错了还得重数,你说这交易效率能不低吗? 更难受的是老百姓的日子,尤其是看病买药这块。伊朗70%的药品得靠进口,可外汇不够,药店经常断货,就算有货价格也翻了几十倍。朋友说他邻居家老人要吃降压药,2018年的时候一盒只要5万里亚尔,2025年直接涨到800万里亚尔,相当于普通人半个月的收入,好多家庭只能眼睁睁看着药价涨,却买不起。还有中产阶级,之前存个几十万美金能安稳过日子,现在里亚尔贬成这样,储蓄一下缩水成“废纸”,不少人只能卖掉家里的首饰、家电换现金,原本的体面生活全没了。 咱客观说,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外部因素。伊朗经济太“偏科”了,这么多年一直靠石油吃饭,没好好搞产业升级,除了石油、天然气,几乎没别的能换外汇的产业。你想啊,一旦石油出口被卡,整个经济就像断了腿,根本站不稳。而且政府有时候政策也没跟上,比如2019年突然砍了能源补贴,汽油价格一下涨了3倍,老百姓没来得及适应,物价就跟着全线飘红,那会儿街头抗议都多了不少,这都是没做好缓冲的问题。 现在2025年了,伊朗也在想办法破局,比如跟中国、俄罗斯搞本币结算,不用美元做中间货币,想绕开制裁换点外汇。可短期内想把汇率拉回来太难了,毕竟外汇储备没那么快补上,产业转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老百姓最盼的还是物价能稳住,手里的钱能值钱,不用再扛着一捆现金去买棵白菜。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