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西正式宣布了 10月29日,巴西官方应国内行业协会申请发布公告:对中

橙子故事 2025-10-30 20:53:35

就在刚刚 巴西正式宣布了 10月29日,巴西官方应国内行业协会申请发布公告:对中国、埃及、和以色列的非织造布无纺布进行反倾销调查。 这公告可不是临时起意,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的2025年第86号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申请早在今年4月30号就交上去了,足足审核了半年才立案,可见不是拍脑袋的决定。咱先搞明白,这非织造布不是啥冷门玩意儿,就是咱们平时用的口罩内层、婴儿湿巾、防护服面料的主要材料,巴西这次圈定的是7克/平方米到150克/平方米的品类,不管染没染色、有没有涂层,全在调查范围内。 发起申请的巴西本土行业协会没明说具体名字,但看这架势,十有八九是巴西无纺布生产商抱团推的——2024年一年,中国对巴出口这类产品就涨了不少,价格还比本土产品低一成多,本土工厂订单被抢,自然要找政府撑腰。你知道巴西的调查有多细吗?倾销调查期卡死在2024年全年,损害调查期更是拉到了2020年到2024年五年,就为了凑“中国产品挤压本土市场”的证据。 这事儿也不是巴西第一次干了,光今年前十个月,巴西就对华发起了耐火材料、丙烯酸、聚酯纤维织物等好几起反倾销调查,10月中旬还刚对聚酯纤维织物初裁要征临时税,现在又盯上无纺布,贸易保护的苗头太明显了。巴西的调查流程咱也得说说,先是外贸秘书处(SECEX)收申请立案,接下来要发问卷给中企,60到120天内出初裁,要是初裁说“存在倾销”,就能先征临时税,最后10到12个月出终裁,一旦定了,反倾销税能收五年。这流程看着正规,实则藏着坑——之前巴西对华陶瓷餐具反倾销,没抽样的企业直接被按最高税率算,不少中国厂商货压在仓库卖不出去,损失惨重。 受影响的中国企业可不少,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这些出口大省,有个做了八年巴西生意的厂商跟我说,他们去年刚在巴西建了分销点,现在调查一来,巴西客户直接暂停下单,怕将来被征高税要他们补差价。更憋屈的是,中国产品价格低是因为产业链完整,从原料到生产全环节成本控制得好,根本不是故意“倾销”,这一点巴西调查机关未必真糊涂,只是本土产业的诉求更能牵动选票。 有人可能会问,中巴贸易关系不是挺好吗?怎么说查就查?你得知道,巴西经济对出口依赖大,既要靠中国买它的大豆、牛肉,又怕本土产业被中国产品冲垮,这种矛盾心态导致它频繁用反倾销当“缓冲垫”。去年中国就因为巴西牛肉低价冲击,启动了反倾销调查,现在巴西在无纺布上找补,说白了就是利益博弈。但这种做法其实伤的是双方,中国厂商要是退出巴西市场,巴西超市里的口罩、湿巾价格得涨一截,普通老百姓照样受影响。 更值得注意的是,巴西这次把埃及、以色列也拉上了,明显是想营造“不是针对中国”的假象,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国才是巴西无纺布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另外两国的出口量加起来还不到中国的零头。这种“拉垫背”的操作,反而显得心虚。 说到底,贸易摩擦该靠对话解决,不是动辄搞调查。中国企业也不是坐以待毙,之前应对巴西发梳反倾销时,就有企业主动提交数据答辩,最后争取到了合理税率。这次只要积极应诉,把成本、定价的真实情况说清楚,未必会输。可巴西要是一门心思护着本土产业,无视市场规律,最后只会让自己的市场越来越封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6
橙子故事

橙子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