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37年,两个马家军骑兵拦住了一名失散的西路军战士,搜身后要拖他去活埋。一地主瞟了他俩一眼:“你们知道我是谁吧?干嘛跟逃难人过不去啊!” 1937年,隶属西路军的龚兴贵在战斗后与部队失散,三月的祁连山腹地依然天寒地冻,他与战友刘生标衣衫单薄,脚下的鞋早已破烂不堪。 为躲避马家军的搜捕,他们只能向茫茫戈壁深处逃生,马步芳政权手段残酷,不仅用画像搜捕红军领导,抓不到时甚至会随意抓捕当地青壮年顶替任务。 在戈壁中行走是巨大的磨难,白日酷热,夜晚严寒,极度的干渴让他们的嘴唇完全干裂,为了活下去,龚兴贵曾饮用自己的尿液,直到身体再也排不出任何液体,跋涉两个多月后,他们终于抵达武威,龚兴贵却因感染伤寒而病倒,身体再也支撑不住。 两人在破庙中暂居,刘生标拒绝抛下病重的战友,他求得一位老人的帮助,用中药让龚兴贵的病情稍有好转。 然而,当刘生标再次外出讨饭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孤身一人的龚兴贵在庙外等候时,被两名马家军骑兵发现,他们搜身后便诬称他是“老共产”,准备将他活埋。 此时一位地主路过,让骑兵把人交给他,事后他对龚兴贵解释,骑兵是来催粮的,而自己的外甥恰好是骑兵班长,他给了龚兴贵一些食物,便催促他赶紧离开,这更像一次避免麻烦的有限施舍。 龚兴贵独自向兰州前进,病重时甚至在地上爬行,途中他幸运地遇到被押解的战友,在他们的接济和掩护下,他以“逃难老乡”的身份随队,身体才逐渐康复。 最终,龚兴贵根据秘密党支部的安排先行离开,成功找到援西军司令部,并传递了战友们准备逃跑的情报。 不久之后,他便重返抗日前线,其个人命运重新汇入了宏大的历史洪流之中,回归为一个昂扬的集体叙事。 龚兴贵直到抗美援朝出征前,才得知李芳洲因自己而遭受的不幸,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愧疚,这份迟来的情感,连接了两条分叉的命运线。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1937年,马家军要活埋我军战士,一人出面阻拦:给我个面子放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