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

文山史纪 2025-10-27 22:47:50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士断腕”,腾挪东部经济,把重心往西部一转,以此换取美国在亚太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布局崩盘。东边让一让,西边顶上来,光说不练的纸上谈兵,永远比不过敢真刀真枪下场的狠角色。 戴旭专家提出的这个观点,核心是说中国面对可能的冲突有实实在在的应对底气,不是只能被动挨打,而是有主动调整的能力,能让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置站不住脚。 这不是空话,都是基于双方的实际情况分析出来的。 先说说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到底是怎么回事。美国为了在亚太保持影响力,建了好多军事基地,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菲律宾这些地方。 光日本就有109个美军设施,像横须贺港停着航母,嘉手纳基地天天有战机起降,这些都是美国所谓的“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想卡住中国的出海口。韩国也有85个美军基地,大部分是陆军基地,像乌山、平泽这些基地都驻扎着大量美军。 这些基地看着唬人,但有个大问题,它们是固定在地上的,没法移动,而且要花很多钱维护。日本从2022到2026财年,得掏超过74亿美元给美军维护设施,韩国和菲律宾也年年交“保护费”,2016到2019年,美军在日韩的花费超340亿美元,东道主就负担了180亿左右。这些钱都是盟友出的,一旦出事,盟友未必愿意一直扛着。 更关键的是,这些基地全在中国的打击范围里。中国的东风-10A巡航导弹射程能到1500到2500公里,从日本冲绳到韩国乌山,再到菲律宾的克拉克基地,全都能覆盖到。 这种导弹精度高,弹头重500公斤,能精准砸坏跑道和指挥中心,一下就能让基地瘫痪,没法起飞战机、停靠军舰。还有东风-100,能打到关岛,那可是美军亚太的指挥中枢。 兰德公司都承认,这种武器让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基地面临严重威胁。一旦冲突开始,这些固定的基地就是活靶子,头几天就可能被打瘫痪。美军航母虽然能跑,但没了陆上基地支撑,战机没法加油挂弹,从夏威夷甚至更远地方赶来,补给线太长,根本跟不上作战节奏。 再看中国这边,东部沿海确实是经济重点,工厂、港口多,要是受打击,短期内会有损失,供应链可能断,还会有失业问题。但中国国土大,西部早就不是过去的样子了,能顶上来。 就说成渝经济圈,2024年的生产总值预计有8.6万亿元,五年涨了两个台阶,占全国比重超6.5%。 重庆和四川的制造业底子厚,汽车、动力电池、电子产业都是全国领先的,高铁也方便,重庆和成都之间每9分钟就有一班车,物流效率跟东部差不多。这几年国家给西部的投资超万亿,基础设施都建好了,就算沿海工厂停摆,西部的生产线能马上接棒,零部件能及时运到各地,新能源车这些产品的生产也不会断。 成渝经济圈占西部地区GDP的30.3%,带动能力强,把经济重心往这转不是空话,是有实实在在的产业和设施支撑的。 美国的亚太布局不光是军事问题,还绑着经济和盟友。亚太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美国跟这的贸易额很大,2024年和东盟的贸易就有4768亿美元,进口3523亿。 要是军事基地被打垮,美国就没法保障这里的贸易安全,美元流通和科技输出都会受影响。 而且它的盟友心里也有算盘,日本的高科技产品、韩国的汽车工业,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真要为美国卷入冲突,自己的经济就得受重创。 之前特朗普就喊着要盟友多交保护费,现在日韩在费用谈判上都有分歧,菲律宾的巴萨基地美国砸3200万美元升级,但以后维护成本谁扛都是问题。 一旦美军基地保不住,盟友肯定会犹豫要不要继续跟着美国,说不定就转向和“一带一路”合作的伙伴,美国的布局自然就散了。 还有个关键差别,中国有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从螺丝钉到万吨巨轮都能自己造,战争时期能快速生产武器装备,补给跟得上。 美国不一样,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很多关键零部件得靠进口,不少还绕不开中国。一旦供应链断了,美国的军工企业可能因为缺零件没法生产,持续作战能力根本跟不上。 所以戴旭说的“壮士断腕”不是真要放弃东部,而是知道中国有西部这个战略后方,能承受短期损失,把重心转过去继续发展。但美国丢了亚太的军事基地,就丢了全球霸权的桥头堡,盟友散了,经济利益没了,制造业又跟不上,整个布局必然崩盘。 这不是纸上谈兵,都是基于双方的基地情况、经济布局、工业能力这些实际条件分析的,说明中国有应对风险的底气,不是只能被动应付。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呀呼嘿

呀呼嘿

2
2025-10-27 23:02

东边顶过去,西边打过去

猜你喜欢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