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老:当初苏联不打中国,压根不是因为怕了!真实原因回想起来令人胆寒!温老表示:“1969 年那阵中苏边境闹得特别凶,苏联没动手可不是怕咱们,是算完账发现,真打起来就是跳火坑!”怎么说跳入火坑了呢?算一笔账就清楚了。 当时中苏边境确实紧张,苏联在边境摆了110万大军、上万辆坦克,还有几千架军机待命,看着架势挺吓人,但真要动手,苏联得算清楚几笔实实在在的账,算完就知道这是个火坑,跳不得。 先说说军事上的账。苏联那会军事实力确实强,1969年军费就有898亿美元,洲际导弹数量比美国还多,达到1200枚,表面看打中国好像不难。但中国那会儿已经不是没还手之力了,1964年就试爆了原子弹,1967年又搞成了氢弹,1969年还接连做了氢弹试验和地下核试验,手里是有真家伙的。 苏联就算想搞“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炸我们的核基地和工业城市,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损失。 中国的核武器虽然没苏联多,但真要报复,苏联的欧洲工业区和大城市也得挨炸,这种同归于尽的风险,苏联高层不可能不考虑。而且就算不打核战争,常规战争也打不赢持久战。 中国早就开始搞三线建设,把重要的军工企业都迁到西南、西北的山里,苏联的坦克就算突破边境,也打不到我们的军工根基。 那会全国都在挖防空洞,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地下工事能跑汽车,老百姓也都在备战,全民皆兵的架势摆在那,苏联真打进来,就得像美国陷在越南那样,被拖进战争泥潭,这代价他们承受不起。 再算国际上的账,当时世界是美苏争霸的格局,苏联的主要对手一直是美国和欧洲的北约。美国那会儿虽然陷在越南战争里,花了上千亿美元,兵力从350多万降到200多万,在战略上在收缩,但也在盯着中苏矛盾。 1967年尼克松就写文章说,不能永远把中国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毛泽东也注意到美国的态度在变。苏联要是真对中国开战,美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说不定会趁机加强在欧洲的军事部署,甚至给中国暗中提供支持。这样一来,苏联就得两面作战,一边在远东跟中国耗,一边还要防着欧洲的北约,这是最忌讳的战略困境。 “四人小组”当时就分析过,美苏矛盾比中苏矛盾更大,苏联最怕的就是中美联合起来对付它,真打中国等于把中国往美国那边推,这笔战略账太不划算。 还有经济上的账。苏联那会儿看着军费高,但经济底子不如美国,常年把国民生产总值的10%到14%都投在军事上,比美国的5%到7%高得多,经济已经有点吃力了。 要是再打一场大规模战争,不管输赢,军费都得再往上加,工厂得转产军用品,农业和民生肯定受影响。中国地域辽阔,战略纵深大,就算苏联能占些边境地区,也不可能快速结束战争,只会陷入长期消耗。美国在越南已经吃了消耗战的亏,苏联可不想重蹈覆辙。 而且中国当时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粮食和物资都有储备,就算被封锁也能撑得住,苏联想靠经济拖垮中国根本不现实,反而可能先把自己的经济拖垮。 另外,中国的态度也让苏联没把握。珍宝岛冲突后,毛泽东加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声明,全国上下都在备战,连国庆都疏散了老干部,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这种强硬态度让苏联知道,中国不会轻易妥协,真打起来肯定要拼到底。后来周恩来和柯西金举行会谈,达成了维持边界现状的共识,苏联也借坡下驴,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继续升级冲突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 这么多账加在一起,苏联自然明白动手的后果。打核战争是同归于尽,打常规战争会陷入持久战,国际上会被美国和北约趁虚而入,经济上也撑不住,怎么算都是赔本买卖。 所以说不是苏联怕了,是他们算清楚了利弊,知道动手就是跳火坑,才没敢真的开战。这也说明,国家之间的较量从来不是靠一时的气势,而是实打实的利益和实力算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