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匈牙利的政治瓜比狗血剧还上头,稳坐总理宝座15年的欧尔班,怎么也没料到最可能把他拉下马的不是老对手,竟是跟了自己多年的“自己人”彼得·马扎尔。而这事儿的导火索,是去年那桩闹得满城风雨的丑闻,马扎尔的前妻是欧尔班政府的前司法部长,就因为给一个涉虐童的罪犯批了赦免令,最后被逼着辞职。 事情起源是2023年4月,教皇方济各要访问布达佩斯前,总统卡塔琳·诺瓦克签发一批赦免令,其中包括比奇凯儿童之家的副主任恩德雷·科尼亚。这家伙2018年被判三年半徒刑,因为他逼受害小孩撤回虐待举报,帮主任遮掩至少十个孩子的侵犯案。赦免文件是常规程序,诺瓦克作为总统批准,瓦尔加作为司法部长必须签字盖章,整个流程合宪,但牵扯到虐童敏感话题,本来没公开。 2024年2月,独立媒体444.hu挖出这事儿,报道列出赦免名单细节,包括科尼亚的罪行和儿童之家案的法庭记录。消息一出,公众炸锅,布达佩斯总统府外聚了上千人,高举标语要诺瓦克滚蛋。诺瓦克先发声明,说赦免是因为罪犯悔过,但没用,压力太大。她后来在电视上道歉,宣布辞职。瓦尔加也在社交媒体上认责,很快就辞掉议员和欧洲议会名单头把交椅的位子。 马扎尔作为瓦尔加前夫,卷入漩涡,他放出一段录音,里面有政府高层聊怎么操控司法。录音曝光后,他开始公开抨击体系腐败。这丑闻本以为是家事儿,结果成了导火索,马扎尔直接撂挑子,辞职建党。丑闻细节还包括赦免申请是儿童之家主任递的,科尼亚在监狱写信表示悔意。文件从起草到批复,多层审核,但没考虑公众反应。儿童之家案审判时,证人指证科尼亚胁迫行为。 丑闻发酵快,媒体追着报总统府内部操作。赦免名单本来是为教皇访问做准备,释放部分犯人。诺瓦克办公室助手整理材料,上报审核。瓦尔加签字属于职责,但事后公众质疑为什么不挡住这种案子。抗议持续几天,民众讨论儿童保护法漏洞,议会也辩论加强监督。诺瓦克辞职后,新总统上台,快速处理过渡事宜。 马扎尔借势曝光更多政府问题,比如高层会议讨论赦免名单。他在采访中放录音,强调体系问题。丑闻导致高层大换血,瓦尔加完全退出政坛,诺瓦克转做私人工作。整个事件暴露决策不透明,赦免制度虽合法,但公众敏感度高。媒体还挖出诺瓦克曾去儿童之家视察,跟工作人员合影。抗议平息后,余波还在,推高了反对声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