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男子用无人机拍钱塘江,谁能想到,无人机刚起飞,就发现了震撼一幕,钱塘江退潮

春秋说史 2025-10-25 15:49:59

浙江一男子用无人机拍钱塘江,谁能想到,无人机刚起飞,就发现了震撼一幕,钱塘江退潮竟然出现了“潮汐树”景观,栩栩如生,脉络纵横交错,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丹青。网友:以潮水为笔,滩涂为布,大自然的杰作! "我的天,这也太绝了!" 浙江无人机爱好者刘先生(化名)操控着航拍器,在钱塘江退潮时按下快门的瞬间,忍不住惊呼出声。 镜头里的滩涂,像被大自然泼墨挥毫,深色沟壑纵横交错,浅色泥沙堆叠成斑,水流冲刷出的纹理清晰如叶脉,这幅被称作 "潮汐树" 的奇观。 美得让人挪不开眼,可谁能想到,再过几小时,它就会被潮水彻底吞没,再也寻不到踪迹。 刘先生把这段航拍视频传到网上,瞬间引爆热议。 有人留言 "大自然才是最牛的画家",有人即兴吟出 "潮退滩涂现,天然绘锦图",还有网友好奇追问:这神奇的 "树",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 其实,"潮汐树" 的诞生,全靠潮水的日夜雕琢。涨潮时,潮水裹挟着泥沙奔涌而来,退潮时又带着能量冲刷滩涂,低洼处被水流切割出蜿蜒的沟壑,高处则堆积起细腻的泥沙、 一来二去,便勾勒出酷似树木枝干的纹理。这看似偶然的景观,实则是潮水、泥沙与滩涂共同作用的结果,藏着自然动态平衡的密码。 更难得的是,它不只是视觉盛宴,更是滩涂生态的 "生命线"。沟壑里残留的薄水层,成了小鱼小虾的藏身地和觅食场、 滩面的洼地积蓄着养分,吸引白鹭等涉禽踱步啄食 , 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就围绕着这些 "潮汐脉络" 展开。 可以说,每一株 "潮汐树" 的兴衰,都牵动着滩涂生物的生死。 放在以前,这样的奇观很难被完整捕捉,人们只能站在滩边远远眺望,连全貌都看不全,更别提细致观察直,到无人机普及,才彻底改变了观察自然的方式。 像刘先生这样的爱好者,用高空镜头把 "潮汐树" 的纹理完整呈现,不仅让普通人得以欣赏这份壮美,也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 。 通过影像数据,专家能分析潮汐流速、泥沙迁移规律,甚至监测候鸟栖息地变化,为湿地保护提供实打实的依据。 可随着 "潮汐树" 走红,新的隐忧也随之而来。 不少游客慕名前往滩涂打卡,有的随意踩踏,有的投喂候鸟,殊不知滩涂生态极其脆弱,这些行为会惊扰底栖生物,破坏候鸟的觅食环境。 短期的 "网红效应",很可能给这片湿地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目前,当地管理方已着手平衡保护与开放:规划观景栈道,避开生态敏感区。 设置无干扰观测点,引导游客远距离欣赏,还发布了生态提示,科普保护知识。 其实,"潮汐树" 的转瞬即逝,恰是自然给我们的提醒:那些惊艳的瞬间,从来都不是用来挥霍的。我们用科技发现美、记录美,更该用责任守护美。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新华社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