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砸600亿造稀土集群,打的不是“脱钩牌”,是精准的商机算盘 俄罗斯斥资超7000亿卢布(约615亿元人民币)在西伯利亚打造稀土加工集群,看似是要构建独立产业链,实则是瞄准了全球稀土格局变动中的“时间窗口商机”。 这步棋的核心,并非担心中国断供——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稳定一环,中国从未在资源供应上搞“卡脖子”。真正让俄罗斯动心思的,是西方阵营的“被动需求”:中方加强稀土管控后,美欧急于寻找替代供应源,甚至不惜以“兜底价”绑定澳大利亚产能。但西方自建产业链绝非朝夕之功,美国的布局至少需要十年八年才能见效,这段“供需缺口期”,正是俄罗斯眼中的红利窗口。 更深层的考量,藏着对未来地缘格局的预判。俄罗斯很清楚,稀土不仅是战略资源,更是外交与经济合作的“敲门砖”。若未来与西方关系缓和,手握成熟的稀土产能,就能在合作谈判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实际利益。 从开采到加工的全链条自主,对俄罗斯而言,既是对冲风险的“安全垫”,更是抢占全球稀土市场份额的“入场券”。在大国博弈的资源棋局里,俄罗斯正试图以“提前布局”,在中美之外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盈利赛道,这步棋,下得既务实又长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