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事——分房子,买房子,卖房子 1988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公司的叫远洋旅社的地方,那楼在大连的友好广场6号,有几个房间是给我们单身住的。 住了半年,公司又给我们分了宿舍,两三个人一个房间,一套房五六个人。家属楼的1楼,楼上都是船员家。船员家属说有了你们,我们感觉很安全。结果我们打麻将,有一次被派出所把钱包工具都收走了;有一次一同事勤快,把所有衣服全洗了,打麻将开着门,让人连衣架带所有的衣服全抱走了,早上这个个高的小子到处借衣服都借不着,耽误出去约会了。小青工天天都打麻将,一周上班曾经晚过四次。这里是中南路,在这里住了两三年。 我的单身时间比较长住,宿舍还有一次。到了三八广场的一个旅社,又住了三年。也是天天麻将。这时候我都提科长了,也不能天天打麻将了。后来又要单身搬到小车大院,这单身宿舍是要第四次搬家呀。我一看不行了,谈恋爱了,准备要房子了。 于是1995年向公司要房子了,在解放广场,号称“寡妇楼”的地方,那楼原来是广州远洋的,船员多在船上,叫法就出来了。房子小到十几个平方,二十几个平方。准备了9套房。中间还出现了矛盾,要有夫妻俩都在公司的一起算分,我拍案一怒,凭什么两个人一起算?房子只能按一个人算。我住单身也是工龄7年半,应该是我分最大的。结果公司的这帮领导一捅咕就又加了两个人。9套房是11户住了,最大那两套房变成了合并户。我那个最大的房子就是原来第三大的是22平,16平的一个房间加一个小厨房。厕所在走廊尽头。住了整整一年365天,是一天不差,在这里生了我闺女。 1996年公司又分房了。旧房子还回去了。这次我分的房子是48点几,也是公司家属楼,又回到了中南路。当时心里挺美呀,能有一个两间房6楼也算是很好,还有班车。998年公司实行了房改,当时交19000啊,就可以房子转换为自己的名字。当时没有钱呐。第二年又说交24000就可以了,这次不能等了。凑了钱交给公司,这个房子就变成我的了。这个房子已一住住到了2002年。 2002年大家都买房子了,我们也跟风,贷款买了。当时贵个100 ,200每平的都不敢去看,贵个500的就是天价。新房买在虎滩新区。本来我要的是2楼,让一个派出所所长给我顶了,售楼的给了我5楼,便宜了100元每平,我以2900元每平买下了112平方多的房子,当时压力挺大。 2006年房地产风起云涌。为了配合我大姨姐家买别墅,姐俩要往一起凑,在旅顺北路我们也在附近买了两栋楼房,我不喜欢那种别墅 ,院内有地,可以种地的那种别墅。小时候种地种烦了。当时买的时候就想手头有点儿现钱,就想给孩子将来求学准备点硬通货。这房子最高的时候可以挣两倍的价钱没出手,后来,我闺女出国留学,需要用钱,以赚了一倍的价格贱卖了。 中南路的那套房子后来一直是我大舅哥住,前几天刚退给我,已经老破旧成样子了。正在考虑花四五万块钱装修一下,装修一下,谁住呢?出租也不好,租几年才能赚回来呢?也是想直接给卖了,但现在这个房价也卖不了几个钱。 虎滩新区现在住的这套房子,除了没有电梯,年纪大了爬楼有点儿累以外,环境什么的都还好,距离海边步行也就15分钟,翻过山头也是15分钟,就是棒槌岛宾馆大门。这不去年退休了没啥事儿,今年就把房子重新装修,搞了地热,感觉到冬天能挺舒服的。老年生活开始了。 这就是我的从工作到退休,单身宿舍住房、公司分房、自己购房、卖房的过程。大半生一晃就过去了,都在房事中徜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