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总理,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他从来都没有叫毛主席叫过“老毛”,现在有很多电视剧的情节也基本符合事实,朱老总可以称呼毛主席“老毛”,但周恩来从来都是叫毛主席“主席”或者“泽东同志”,毛主席也从来没有叫过“老周”,一直都是“恩来”。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可细细一琢磨,那一声“主席”、一声“恩来”,倒像是他们之间独有的默契。 1961年的庐山,那年建军节开晚会,地点就设在庐山人民剧院。 天刚擦黑,毛主席提前到了剧院门口,下车就问了一句:“总理来了没有?”警卫员说还在路上,他点点头,笑着说:“等一等总理,我们一起进去。”这话他不是第一次说,也不是最后一次说,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毛主席常常挂嘴边,像是在等一个一起走了半生的人。 两人的交情,其实不是一开始就雷打不动的,也不是打过一仗就彼此托付生死的。 真正“打了火”的,是1931年秋。那时候毛主席在瑞金,刚挨了一轮斗争的冷板凳,又染了病,正窝在屋里喝粥的时候,门响了,是周恩来来了,亲自登门的那种。 他俩坐下来唠了一宿,临走前周恩来说了几个字:“照顾大局,相忍为党。” 毛主席听完没吱声,只是点了点头,从那一刻起,心里就认下这个人了。 往后的一年,漳州战役打响,两人第一次正式合作。这仗打得干脆利落,红军顺利脱困,但好景不长。 1934年长征前,毛主席的指挥权被架空,一度在队伍里边边角角里晃悠。 那段日子很沉闷,谁都看得出来。 可偏偏这时候,周恩来来了,他是当时军中的最高指挥,按说用不着再听毛主席的意见,但他去了广西龙胜那个小村子,点了一堆火,坐下来和毛主席边烤红薯边商量起军中大事。 毛主席那时候说得很明白:“李德搞不来。”周恩来听了,眉头也拧了一下,回道:“那是自然的,要不军事指挥你来搞。”毛主席摆摆手,说:“变动太大,不合适,军事上你来,我协助你。”你看,就这来来回回几句话,听着不惊不险,却是后来遵义会议的伏笔。 遵义会议上,毛主席重新进入核心领导圈。博古还不服,跑去找周恩来探口风,结果听了句掷地有声的话:“中国需要毛泽东,只有他能带我们走下去。”话说到这份儿上,谁都知道周恩来是打心眼里服这位主席的。 遵义会议后,红军急于扩大战果,统帅部夜里定了作战命令。 可半夜,毛主席提着马灯来了,说不能打,敌人团团围住,贸然开战必吃大亏。 第二天,周恩来听取意见,取消战斗命令,并成立三人小组——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共同领导。这一下,毛主席的权力上来了,周恩来反而往后退了半步。 有人问周恩来图个啥,他只笑了笑,说:“这下好了,今后就能打更多的胜仗了。” 再往后,就到了重庆谈判。 1945年,毛主席单刀赴会,很多人担心他有去无回。 周恩来亲自陪着上飞机,在重庆期间,他几乎寸步不离,管吃管住管行程,就差没亲自下厨炒菜了。宴会上,他挡酒挡菜,还得提前试吃一口,这些细节放在旁人身上叫谄媚,但在他这儿,只叫护得住人。 毛主席当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谈判间隙写了首《沁园春·雪》,震得对面蒋介石脸色都变了。 事后,蒋介石拉了一帮子文人想拼文采,结果弄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不想看。 周恩来听说后哈哈大笑,说:“老蒋这是自取其辱。” 还有一桩事,1948年西柏坡,傅作义十万大军压境,周恩来吓得马上打电报让毛主席撤退。毛主席不动如山,反而铺开纸笔给新华社写文章,话里话外就一句:“我就在这儿,等着傅作义来。”傅作义一听,愣了,怕有诈,硬是没敢动。 周恩来回来一看,毛主席正哼着京剧《空城计》,心说这位真是老谋深算,比诸葛亮也不遑多让。 时间到了1961年,毛主席写了《卜算子·咏梅》,其中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经传出,全国轰动。那会儿正赶上自然灾害刚过去,这首词像是一颗定心丸,郭沫若还专门写文解读,说这是鼓励党员要像梅花那样经得住寒冬,挺得住寂寞。 十年后,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总理陪着他聊家常,说起毛主席那句“她在丛中笑”。他解释说,意思是种树的人不一定等到开花的人,那花是给后来人看的。 周总理爱毛主席的诗,也爱得坦荡。 他夫人邓颖超还曾逗趣地问过:“主席,最近怎么不写新诗了?”毛主席笑着说自己压力山大,没两天就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 只是可惜,这两首诗正式发表时,已经是1976年元旦,周总理那时病情严重,命不久矣。 秘书念到那句“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许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周总理笑了,眼角的纹路都跟着动了动。 那一刻,他听懂了毛主席的调侃,也明白了那份不舍。 1月8日,周总理走了。 当天上午,毛主席听闻消息,只轻轻点头,说知道了。但当天下午,《讣告》送来,秘书读着读着,毛主席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最后干脆大哭。 一生相知,说到底,他俩从来不叫“老毛”“老周”,不是因为不亲,恰恰是因为太亲。



用户17xxx14
周总理胸襟开阔,高风亮节[点赞][点赞][点赞]
上善若水
《沁园春雪》不是谈判前写的。好像写1927年。
那些日子 回复 10-23 14:34
1936年创作,1945年发表。
冷雨
小编写你大爷,写完了,你检查没?
超超
不能写总理吓得马上打电话,应该是急得马上打电话。还有说总理命不久矣用得也不妥!